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建议提案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468H/2025-00082 [ 发文字号 ] 渝林函〔2025〕146号
[ 主题分类 ] 林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林业局
[ 成文日期 ] 2025-10-22 [ 发布日期 ] 2025-10-22
[ 有效性 ]

重庆市林业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45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建议》(第064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关心支持。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市级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议

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支持重庆开展统筹协调耕林空间试点的意见》(自然资办函〔2025183号)有关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协调耕林空间试点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517号),安排部署启动了全市统筹协调耕林空间试点工作。通过推进全市统筹协调耕林空间试点工作,将建立基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GIS),以矢量图、影像图、晕渲图、实景图等为底图,整合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现状、规划及变更调查等各类数据,建立耕林空间调查、规划、管理三类图层,建成耕林空间治理专题图。通过空间图层、体征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能力组件等内容反映耕地、林地基本状况。迭代升级“智慧林长”等应用系统,增加耕林空间协同治理应用场景,实现统计、考核、执法、监测预警等功能,通过管理图层标注的林地管理属性,闭环管控林地处置数字化治理能力。结合林业相关调查成果资料,创新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国土遥感影像辅助、实地调查、年度变更等,建立起涵盖空间位置、管理属性、资源特征等信息的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库,产出成果统一、信息互补的“一套数、一张图”,将有效解决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权属、界限模糊等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的合法利益,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市林业局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林地经营权证办理工作。2024年底,在城口县开展经营权证办理试点工作,探索采用联户承包的方式,以社为单位办大证。经过多方联动、集中突击,截至今年4月上旬,已完成近15万亩林地经营权证办理,目前已在11个区县开展推广。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可以根据企业需求,以户为单位或联户方式进行地籍调查并落宗入库,申请林权登记,为林权流转和抵押融资提供支撑保障。

二、关于推行“五林共建”模式建议

高标准建设国家储备林,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现,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建设国家储备林定位为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现实需要、提升森林质量的务实之策、转化林业价值的创新之举,鼎力推动落实。市林业局结合重庆林业实际,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坚持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碳汇林、民生林“五林”共建,全产业链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走深走实。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回归国家储备林建设本源,以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为主要目标,突出木材资源培育,参照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采取短、中、长期树种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使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防火树种,培育优质、高效的多功能森林。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开展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156万亩。二是配套发展林业产业。按照《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等配套产业,增强还贷能力”的要求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有效利用林间立体空间开发,做好林下经济及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油茶、油橄榄基地15000亩,开展林下种植天麻、淫羊藿、老鹰茶、食用菌11680亩,配套开发城口天麻、酉阳蜂蜜、合川橄榄油等特色林产品,积极推进奉节南津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南川大观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了酉阳森林旅游主题营地。三是探索开发林业碳汇。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重庆市碳惠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办法(试行)》(渝环规〔20247号),迭代升级“碳惠通”体系,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生态碳汇和公众碳普惠领域。截至2024年底,重庆林投公司完成首个国家储备林“碳惠通”项目备案,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碳惠通”项目第一批减排量备案签发工作。今山银山公司按照CCER机制下的碳汇产品开发流程,利用5万亩林地资源开发林业碳汇产品,预计于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减排量的签发交易。蛮寨林业公司备案全国首个《国家储备林碳汇经营项目方法学》。

三、关于大力宣传“三金”利益联结机制建议

国家储备林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林业局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妥善处理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之间的关系,强化富农惠农路径,助力林农增收。一是带动集体林地流转。动员林农将承包的集体林地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将林地流转给建设主体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每年每亩50元的标准分年支付林地流转费用,其中4045元归原林权承包林农,510元作为林地管护费支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流转林地进行经营性采伐后获得经济收益时,按照每立方米原木50元的标准进行采伐分成,其中4045元归林农,510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完善联结机制带动。建立“基础建设带动、林地流转收益、就近就业务工、林木采伐分成、林业产业助力”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吸纳项目区内林农直接参与种苗培育、抚育采伐、清林整地、造林管护等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现金收入,实现以林养农、以林富农。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围绕国家储备林建设林地流转、生产务工、产业分红三个方面,积极协调中央、市属媒体,通过图解、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引导,2024年国内主流媒体共发布100余条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市林业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宣传,2024年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发布40余条相关信息。截至2024年底,全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已累计支付林农林地流转和营造林务工费用约17亿元,受益林农约33万户、80万人,成功解决了914个村社集体经济收入“空壳”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意义,抓住《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的契机,树立科学绿化观、厚植生态价值观、强化系统修复观,提质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是深化改革创新。抓住我市作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区的有利时机,聚焦做大做强森林“四库”,探索国家储备林多功能经营机制。二是坚持导向施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快建立产业基地,打造示范样板,树立行业标杆,确保国家储备林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三是强化多轮驱动。充分发掘社会资本的力量,大力探索多元化主体独立经营、合作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模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科学有序推进全市国家储备林建设。

此复函已经曹春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林业局

2025423

人:张后坤

联系电话:185239928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