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集体林权改革为抓手推动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的建议》(第0646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和市农业农村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开发利用森林食品,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在市发展改革委等市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21.2亿元,在推进重要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因地制宜发展柑橘、花椒、笋竹、核桃、油茶、老鹰茶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奉节脐橙”“江津花椒”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名片,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与民生互利共赢。
在森林食品的开发利用上,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逐步建立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问题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森林食品发展新机制。
稳步推进《重庆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在制定新时期的绿色产业规划中加大森林食品发展布局。以各区县现有产业基地为基础,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质量提升等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发展木本油料、特色林果等特色经济林,推动各类产业基地建设,示范引领各类经营主体加大经营投入,优化提质林业种植业。在增加森林资源、增强绿化效果、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林产品,提升产业功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下,切实落实《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科学合理地调整生态林范围,适当增大发展绿色产业空间,因地制宜开展林药、林菌、林菜、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经营,进一步搞好森林食品的开发利用。
加强统筹协调,对发展林下可食用种养殖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及项目,以及开展林下食品初精深加工的业主,符合条件的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金融业创新金融品种,积极开展林权等权益抵质押贷款。
二、关于提升全产业链劳动生产水平问题
做好选题和立项,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对森林食品种养生产技术的重点研究,加快研究有发展潜力和现实迫切需要的生产技术,将相关产业技能培训纳入职业农民培训,加强技术支撑和服务。
重视“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森林食品开发中的广泛应用,抓好智慧林场、智慧果园、智慧企业、智慧旅游、植物网络医院、电商平台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为森林食品开发注入新动力。
支持开展林业特色资源种植、采收、加工利用机械设备研发,并积极争取把林业机械设备统筹纳入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三、关于培育地方特色森林食品产业问题
切实推动森林食品全产业链开发,夯实林草精深加工业发展基础。整合现有加工产业类型,大力推进森林食品加工业、木本油料加工业、森林生物制药业等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认真抓好森林食品的宣传推介。推进森林食品“进展会”。从市内、市外、国(境)外 3 个层次,梳理森林食品参展参会,帮助区县和企业拓展市场、抢抓订单、销售产品。推进森林食品“进电商”。实施“万店云集”主体孵化、“直播+”消费赋能、线上消费新增长点培育、农村电商创品创效、电商公共服务创新创优活动,加大网络促销力度。推进森林食品“进商超”。畅通联系渠道,沟通供求信息,推进森林食品加工企业与商超开展供销合作。推进森林食品“进餐饮店”,促成加工生产的森林食品与市内餐饮企业门店合作。充分利用农业系统现有宣传网络和销售平台,加强农林“合作共建”,积极培育森林食品产加销各类市场主体,对有潜力有条件的森林食品,纳入农业品牌体系考虑,统一品牌对外宣传,提升品牌宣传效果,发展壮大优势森林食品产业。
不断完善森林食品现代流通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强森林食品产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发展区域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加大森林食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社区森林食品店等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区延伸,完善林区服务网点。积极培育大型森林食品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森林食品信息化交易平台,支持林业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森林食品流通贸易。在已经建成的青花椒、黄连、油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林业产品流通贸易平台及交易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流通服务网点。
此复函已经曹春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林业局
2025年4月30日
联系人:王太奇
联系电话:6152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