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植物新物种——隆平赤车(Elatostema longpingii L.F. Fu, C. Xiong, Y.G. Wei),这标志着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荨麻科继2021年发现缙云赤车后再添一名新成员,进一步丰富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隆平赤车是为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而得名,其形态介于其同域分布的两个近缘种——蔓赤车和曲毛赤车。该新物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理解楼梯草属乃至整个被子植物的网状演化和多样化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还对深入揭示杂交和无融合生殖在植物适应和演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隆平赤车由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重庆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等多家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在缙云山保护区野外考察首次发现并采集标本,研究成果于2025年7月24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期刊上。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工作,已陆续发现多个动植物的新纪录新物种,充分彰显了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价值。
隆平赤车形态特征
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熊驰(论文发表第一作者之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