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桢楠林“活”了
新华网重庆8月23日电(邵以南)巡林,当前的重心是“防火”。 张代洪组织网格护林员们分头行动,时刻关注着森林的点滴变化。
今年7月开始,云龙村党委书记张代洪,成为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的13个村林长之一。按照要求,他要牵头责任区内的山林资源日常巡护,逐户宣传森林生态保护政策,及时劝阻及配合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并定期向上级林长报告履职情况。
假设倒退几年,“张林长”的责任范围恐怕还得算上另外4369亩林地——那片“宝贝”的难题,会不会令他“压力山大”呢?
“破题”国内现存最大面积桢楠林保护
云龙村坐落在巴岳山脉南坡。总面积4369亩的张家湾林场,曾是全村最大的集体森林资产。
张家湾林场海拔约560米处,保存有一片高大挺拔、树杆通直、树形优美的桢楠天然林。桢楠系楠木属的一个树种,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景观树种,因天然存量极少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2016年,桢楠被原国家林业局纳入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成为重庆市首个、也是迄今唯一入选的树种。2017年,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深入张家湾实地科考,认定该片桢楠林总面积达960亩,是国内现存集中分布面积最大且正值繁殖期的桢楠天然(次生)林,森林呈异龄结构,间或呈混交林状态。
张代洪说,过去几十年,张家湾林场一直严禁采伐楠木,主要靠采伐其它树木来补贴楠木保护费用。随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林场失去了木材销售收入,护林员数量也从最多时的24人逐步减少至3人,对桢楠的保护力度越来越薄弱。
张家湾林场的生态功能地位愈加凸显。然而,囿于管理能力欠缺,近些年部分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有零星死亡现象发生。进一步保护好、管理好这里的珍贵林木资源,刻不容缓。
如何破题?永川给出了答案。
“对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资源实施系统性保护、研究、利用,需要解决一个‘权’字。”永川区林业局局长曾自然说。
2016年起,永川区林业局不断调研,和云龙村经过近一年的谈判、协商后终于明确:由区国有林场通过生态赎买的方式,整体流转包括桢楠林在内的张家湾林场,比照该林场集体所有权期限,全面接手此后62年的森林资产管理权,年租金15.8万元。
2017年6月,流转协议尘埃落定。云龙村张家湾集体林场,随即成为了永川区国有林场的第6个分场:张家湾分场。
“楠木行动”
此举拉开了永川区“楠木行动”的序幕。
“光是实地走界查勘,我们就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张家湾分场场长谭兴旺说。
永川区国有林场向该分场增派5名专业护林人员,在云龙村老护林员带领下,先后发现近50株征兆不详的桢楠。林场请来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会诊,实施针对性保护救治。
另一方面,林场组织开设防火公路、林下通道、步道、生物隔离带、消防水池等,增设视频监控预警、瞭望塔,构建复合防火阻隔网络;在公路下打涵洞,挖排水沟,增强排水通畅能力。酷暑天气,工作人员还会为楠木“穿”上遮阳网,防止水分蒸腾。
2017年,张家湾桢楠林共有胸径6公分以上桢楠树3752株,最大胸径达76厘米,最高树龄109年。而林场最近一次普查结果更加令人欣喜:胸径6公分以上桢楠树数量已增加到4372株,最大胸径达80厘米。
走进桢楠林,炎热瞬间被“绿伞”阻隔在外。沿林间小路漫步,清新湿润的空气直入肺腑,大小楠木长势良好。这片一度沉寂的森林,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2018年,永川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全面启动了桢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区国有林场张家湾分场的960亩桢楠天然林被划为核心区,建成种质资源保存站(实验室),每年收集一定数量的桢楠种子,一部分进行长期保护性封存,一部分为科研与种植推广提供优质、稳定的种源。
核心区周边,布局实施了1000亩桢楠种植示范区和1000亩楠木属种质资源展示区。区国有林场收集国内楠木属种质资源110种,集中在云雾山分场市级保障性苗圃进行迁移培育,现已向展示区成功栽植桢楠、闽楠、浙江楠、紫楠、细叶楠5种。
依托云雾山市级保障性苗圃,当地每年免费发放100万株桢楠树苗,于全区范围大力推广“楠木+”栽植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桢楠树苗发放300万株,在23个镇街的46个示范点形成了近万亩种植规模。区国有林场围绕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国有低效林和针叶纯林改造,大力营造“楠木+三代杉” “楠木+臭黄荆”等混交林,有效促进了森林结构优化。
让“好经验”服务于林长制
“云龙村一直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张代洪感叹,过去为保护桢楠发愁,现在不但有人管、管得好,还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
每年15.8万元的村集体收益怎么用?张代洪的回答是:75%分配至各个社,用于增加村民“新农合”等保障力度;25%由村委会代管,为云龙村未来全面落实林长制责任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永川区今年6月29日印发《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相关安排,区国有林场张家湾分场还将主动强化与三教镇的联系和支持,形成片区“联防联治”,切实保护好区域所有森林资源。
“张家湾集体林场管理权的成功流转,通过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功能,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着力,既解决桢楠林保护的难题,又把集体森林资产有效转变为可利用资金, 统筹盘活了珍稀树种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曾自然说。
作为重庆市开展林长制试点期间涌现的改革成果,“重点区位非国有林生态赎买”试点背后,是一场“森林生态得保护,林农利益得维护”的双赢。曾自然表示,接下来,永川将继续巩固拓展相关经验,推动全区林业增绿、提质;在全市今年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过程中,服务于建立落实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目前,当地林业部门正认真研究申报建立楠木国家生态公园,拟将张家湾林场打造成未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森林科普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