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致敬,守山人!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截至2021年
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54.5%
森林覆盖率排名
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一座青山的背后
都有护林员在默默守护
今天是植树节
让我们向这群“守山人”
致敬
李光禄(58岁)南川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不负青山护银杉!
在南川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树参天,万木争荣,其中又以有“植物中大熊猫”之称的银杉最为珍贵。1979年,金佛山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至今,大哥李光明、二弟李光华、三弟李光禄三兄弟陆续加入护林员队伍,见证着银杉的成长。“大哥去世之后,二哥和我加入了护林队伍。现在二哥岁数大了,很少上山,我还在坚守。”李光禄说,巡山不是在山林里走走了事,作为护林员,他们有很明确的职责:看护野生银杉及生长环境,包括挂牌、记录生长数据、每年采收银杉果实,还有防火防盗。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金佛山生态保护力度随之加大,新建了银杉人工繁育温棚,培育了3000多株银杉苗,而李光禄就是这3000多株繁育银杉的守护者。为什么这么说?原来,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每年10月初的时候,我们都要去树上采银杉籽。去晚了就掉地了,有些树挨着悬崖边,银杉籽掉落崖边了就不好找了。”李光禄回忆,采收的时候,他们身穿迷彩服,脚踩解放鞋,斜挎尼龙口袋,每棵树挨着顺序去采。采集的银杉籽,拿回来晒干后,再在保护区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播种。每当看到种子发芽,长成银杉苗,李光禄会觉得很有成就感。金佛山是座宝库,山里不缺值钱的宝贝。也有村民给李光禄兄弟支“发财”招:打几只野味、挖点药材……“干干净净上山,干干净净下山。”李光禄说,这些事,兄弟俩从来不做。
黄泽飞(53岁)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跟随父亲巡山,是童年最快乐的“旅行”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平均海拔1900m,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市最高点。黄泽飞是这里的护林员,他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重庆第一峰守护者”。黄泽飞是典型的“林二代”,父亲自1972年就在当时的巫溪红池坝飞播造林管理站千子扒播区当护林员。“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着父亲去巡山,每次出发都是一天到黑。”黄泽飞说,那是童年最快乐的“旅行”,父亲会给他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带他认识各种从没见过的动植物。1987年,黄泽飞的父亲去世后,他接替父亲成了临时护林员。千子扒播区几经更迭,变成了今天的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官山管理站。从林场变迁为保护区,护林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黄泽辉一直在坚守。守山护林35年来,最让黄泽飞难忘的,是1991年的冬天。那年木材紧俏,许多村民瞄上了林场的树木。这天,黄泽辉一个人巡山时,遇到了盗伐的村民。对方人多,见他“单枪匹马”,不仅没停止伐树,还用绳子将他捆在树上。“幸好捆绑打的是活结。我使劲挣扎,挣脱绳子时,天都黑了。”挣脱后,黄泽飞拼命往场部赶,而路上不远处的两个黑影,使他顿觉不安。“遇上带仔寻找食吃的母黑熊了!”绝境中,黄泽飞想起父亲曾叮嘱过,带着仔的母熊攻击性很强,千万不能跑,只能原地装死,因为熊不吃死物。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将信将疑地躺下,屏住呼吸。黑熊靠过来,嗅了嗅地上的黄泽飞,扬长而去。就这样,他与死神擦肩而过。“黑熊、毒蛇……这些都是巡山时候的‘常客’。哪个护林员没遇见过几次?遇得多了,自然就有对付的经验了。”黄泽飞轻描淡写地说。如今,保护区配有红外线摄像机,林区保护更全面了,不仅可以监测各种野生动物的迁徙变化,查看森林防火重点部位,还可以有效震慑不法分子。黄泽飞的儿子黄金森,是名95后,深受父亲和爷爷的影响,如今他也是保护区的护林员。虽然在护林岗位,黄金森还是个“新兵蛋子”,但黄泽飞还是严格要求他,哪里是巡护重点区域、哪里是野兽常出没的危险地区、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红外线相机放在什么地方效果最好……每次一起巡护,黄泽飞都要一条一条地教给儿子,就像当初父亲教给自己一样。对于黄金森来说,父亲是师傅、是战友、更是自己的榜样。
李彦召(38岁)江津区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在重庆江津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内,每天都有各路护林员在这里巡护。
大窝铺管护站,是江津四面山森管局下属的9个管护站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2018年,从部队转业的李彦召加入护林队伍。从那时起,巡山、防火宣传、疫源疫病监测、自然保护区巡查,便是他的日常。大窝铺原始森林拥有地球同纬度仅存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34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3150公顷,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第三纪以来的植被,生长着3.5亿年前古热带和古温带植物,动植物种类共计6000多种,被联合国生态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李彦召和同事们也在巡山途中,时常与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灰林鸮等珍稀动物“擦肩”。除了“偶遇”,也经常救助它们。李彦召回忆,2020年,在一次巡山中,他们发现了一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毛冠鹿右后腿严重骨折,臀部还有伤口在持续流血。在江津区森防站相关专业人员远程指导下,李彦召和其他护林员们为其固定夹板,同时用消毒液清洗伤口。第二天,李彦召又给小毛冠鹿带来红苕、苞谷。经过一夜的恢复,它已经能独立站立进食,但并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最终专业人员将这只毛冠鹿送到了重庆市动物园,进行专业救助和恢复。在另外一次巡山中,李彦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听取专家们的建议后,他了解到猫头鹰对饮食条件较为“严苛”。于是,他带着护林员们定时捕鼠投喂,等这只猫头鹰恢复一段时间后,又改喂鸡胸肉和小鹌鹑。长此以来,在李彦召和同事们的悉心照料下,许许多多动物精灵重返绿色家园,这也让他们倍感欣慰。
青山常绿
四季更迭
全市共有3.9万名
像他们一样的护林员
每天穿梭于山林之间
守护着重庆的森林
今天
向他们说一声
辛苦了,谢谢你们!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