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重庆日报:城口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日期:2023-01-16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过去一年,城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实环保“五大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努力让天更蓝。通过重点控制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实施网格化精细管控和空气质量精准预报,持续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60天以上,“城口蓝”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努力让水更清。深入落实“河长制”,建成“智慧河长”系统,推进污水“三排”、河道“三乱”、提升“三率”专项行动,推进河湖、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实施22个乡镇场镇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整体达标率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以上。


  努力让地更绿。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进巴山湖湿地公园裸地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建设等项目,推进大巴山生态廊道建设、大巴山植物种质资源圃、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实现广泛植绿、拆墙透绿、破硬添绿。


  作为大巴山腹地的重要组成区域,由于区域内降雨集中,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土层薄且土壤抗蚀力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城口县加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治理,近3年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水土流失强度逐年下降,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年均减少19.75平方公里,年均减幅达到15.92%。


  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生态环境,让城口县绿水青山颜值更高,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探索生态文明制度


  生态修复稳中提质


  去年9月,城口县顺利通过锰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督导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过去一年来实现了27宗锰矿山、1个电解锰生产企业平稳退出的整体目标。


  “253个井硐全部封闭,电解锰渣场闭库工作持续推进;拆除矿山遗留索道,电解锰生产企业厂房、矿山仓库等地面设施全部拆除。目前我们正在推进锰矿山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推进锰渣场治理,全力做好锰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后半篇文章。”城口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成铭介绍。


  锰矿山生态修复彰显着城口县努力推动生态修复稳中提质的决心。去年以来,城口县持续抓好县域“两大重点流域”“三大生态功能区”“四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系统工程,建设大巴山生态廊道和大巴山种质资源库,不断提高生态支撑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深化“国储林+”改革,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城口县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城口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主体,已完成了11个乡镇71个村68.03万亩林地收储。项目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林下产业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已发展天麻、淫羊藿、大黄、独活、黄连等林下中药材近5000亩,实现生产总值10000余万元,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城口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变为“金山银山”。


  同时,城口县还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理念,完善绿地空间与城市街道、公园广场、休闲步道等公共活动场所的有机结合,全县实施城区边角地增绿补绿80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1.6平方米。推动城市交通绿色转型,实现充电桩全覆盖运营布局,为满足广大市民低碳、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节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