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林业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网:秃山重塑青山 重庆岩溶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40.8万亩

日期: 2024-06-18
字体: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近日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根据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全市岩溶石漠化土地面积比第三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减少440.8万亩,减少幅度38%,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石漠化是指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为“地球癌症”。重庆是我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的地区之一,根据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全市岩溶土地面积4873.6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43%。


近年来,重庆将石漠化治理纳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石漠化等生态治理,全市岩溶区生态面貌明显改善,生态本底不断夯实。


持续实施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


促进石漠化土地顺向演变


重庆通过依法推进石漠化治理、贯彻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林业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管护抚育、保护性耕作等增加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近年来,全市共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和森林抚育、三峡后续植被恢复项目、国土绿化提升三年行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林任务3000余万亩,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超过70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10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0%。


加强岩溶土地生态保护


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自然修复


为促进林草植被自然恢复,重庆大力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等森林保护措施,加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人为破坏打击力度,逐渐改善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据统计,岩溶土地通过加强保护促进自然恢复植被面积173万亩。


同时,大力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各类土地上的生态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为林草植被的保有、恢复以及水土保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变农村能源结构


减少群众对林草植被的依赖


为减少石漠化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对林草植被的依赖,重庆加大对农户建设沼气池、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生活电器等的政府补贴,大力推进燃气“村村通”工程,农户生活用能方式逐渐从使用柴火转向使用太阳能、天然气和电能等方式,对提高岩溶地区林草植被保有量和促进植被自然修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市岩溶地区拥有家庭沼气池的农户高达161.3万户,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农户比例达3.6%,拥有电饭煲等生活电器的农户比例达88.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家庭比例达1.2%,高山地区使用电烤火炉的家庭比例达85.7%。


转变土地利用及耕作方式


加快生态搬迁和城市化进程


通过在石漠化重点区县实施林业植被恢复措施、草地建设、草种基地建设、青贮窖池建设、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对岩溶土地进行流域治理、系统治理,转变土地利用及耕作方式,有效保护修复了岩溶生态环境。


随着岩溶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逐渐迁移,岩溶土地上人为扰动减少,生态环境承载压力逐渐降低,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的自然恢复。此外,工程建设修筑永久性道路、边坡、建筑和设施等对部分岩溶土地起到了固化和保护作用。


接下来,重庆还将坚持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增加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提升森林质量,不断优化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