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印发《“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提升小微湿地生态价值,切实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和获得感。该方案是全国首个以地方政府名义施行的小微湿地建设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开展小微湿地现状调查及规划、开展“小微湿地+”保护建设、推进“小微湿地+”融合发展、推动“小微湿地+”能力提升实施等4个方面11项具体措施,在全面摸清并分析评估小微湿地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小微湿地+”建设模式,促进全市“小微湿地+”建设有序发展。
重庆市现有小微湿地面积8.54万公顷,斑块数量近28.12万个,其中,主城都市区面积5.21万公顷、渝东南武陵山区面积0.73万公顷、渝东北三峡库区2.60万公顷。近年来,重庆市以全面保护修复小微湿地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强化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以“小微湿地+”示范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小微湿地+”建设发展,实行多点培育,提升综合效益,助推美丽重庆及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市域范例。梁平区“小微湿地+”模式得到《湿地公约》秘书处肯定,助推梁平成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
重庆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太强介绍,方案要求,到2025年,重庆将全面摸清全市小微湿地资源现状,制定小微湿地保护利用规范,开展“小微湿地+”示范点认定工作,每个区(县)认定不少于1个“小而精、特而美”的“小微湿地+”示范点;到2027年,“小微湿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全市“小微湿地+”示范点建设数量达到120个。重庆还将持续巩固“小微湿地+”保护建设成果,小微湿地空间保护利用格局基本稳定,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在助推美丽重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