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重庆市潼南区林业局联合民营企业在五桂楠木生态公园举办了“民企夜话——国际森林日·古树传情”主题活动。政企学研代表共聚青山,围绕古树名木保护与文化传承展开研讨,旨在增强社会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以“林文旅融合”模式助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守护承载历史记忆的绿色“活化石”。
活动现场共发布6条古树研学路线,4家企业与属地镇街签订古树主题生态开发协议。近年来,潼南区深度践行重庆市林业局“打造古树名木保护示范标杆”部署要求,通过“抢救性保护+数字化赋能+文化再生”三维模式筑牢生态屏障,现已完成27株濒危古树修复,建成覆盖32个村社的智慧监测平台,同步建立巴渝古树DNA数据库,收录黄葛树、楠木等9类本土树种遗传信息。
同时,潼南通过创新推行“一树四护”机制,为每株古树配备养护人、技术员、文化专员和执法监督员,今年已开展专项巡查48次;依托古树群落打造的3条生态康养走廊,带动周边村民年均增收2.3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活动中,潼南区林业局推出古树保护协同方案,启动“生态产业合作计划”,开放“互联网+义务植树”等6类合作场景,重点引进森林康养、古树研学等12个生态项目;完善“保险+智慧巡护”体系,全区79株古树投保商业保险,配套古树健康监测APP实现病害实时预警;实施“古树IP塑造工程”,面向社会征集古树文创设计方案,并规划建设3条古树主题生态廊道。
现场,潼南与重庆林科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同步上线“古树守护人”小程序,市民可在线认养、查看古树电子档案;与保险合作建立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保险+共治”模式筑牢古树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