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林业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央广网:重庆市大足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动林业产业立体化发展

日期: 2025-04-02
字体: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林业产业立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印发后,大足区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纳入2024年政府重点工作,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专班,并梳理形成《大足区2024年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计划》。


  针对林业产业发展,大足区坚持强化改革创新,用活林改政策,围绕林下经济发展,制定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清单,在重庆全市率先出台《重庆市大足区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为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大足区突出重点,注重先行先试,将坡度15度以下零星、分散林地与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置换试点300亩以上,编制《大足区“耕地下山、林地上山”改革工作方案》,启动高升镇整体推进集体林权矢量化试点和部分镇街林地墓地复合利用试点,稳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见效。


  强化改革创新 开创林下发展新思路


  作为大足全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乡镇,玉龙镇镇党委、政府结合辖区多山多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打造以“种养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林下经济为着力点,培育“林下轮种赤松茸和中药材、林下养殖黑山羊和五黑鸡、林下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充分释放新型经营主体联户经营的发展新动能,为林下经济振兴乡村提供新思路。


  玉龙镇以发展赤松茸产业为突破口,聚力“产供销”关键环节,探索“种养游”发展模式,破解“财技销”资源瓶颈。重点引进的重庆圣草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以玉龙村为核心,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石菖蒲、白芨、川芎、百部、白芷、枳壳、淫羊藿、通花根、车前草、野菊花等中药材,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目前,玉龙镇林下经济发展至4325亩,产值2230万元,累计带动4.7余万人次农民就业。


  巧抓林改机遇 融合发展“新”竹产业


  2024年6月,大足区提出“积极打造万亩竹产业示范片”,为辖区高升镇竹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高升镇选取小组连片且大叶麻竹保有量大的新光村和红光村开展试验试点,进行“笋、竹、叶产业”改造,重点是按照既定标准砍伐竹材,为来年长竹叶、生竹笋打好基础。


  据了解,高升全镇现有竹林面积2.682万亩,其中大叶麻竹面积1.1万亩、撑绿竹面积1000亩、慈竹面积7500亩、雷竹面积250亩,已建成万亩大叶麻竹基地、雷竹产业基地,发展大叶麻竹粗加工厂1家、编竹散户500余户,享有“森林小镇”“笋竹之乡”的美誉。


  依托林地资源 激活立体林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高坪镇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发展特色林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盘活林业资源,同时围绕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生态乡村目标,持续优化林业经济产业布局,聚焦楠木资源开发保护,打造“大足石刻—昌州古城—高峰名寺—楠木林景区”一线四点的博物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特色线路,林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显著。


  截至目前,高坪镇林下经济产业总面积达1500余亩,已成立村级合作社8个,培育林下经济经营主体20余家,建成养蜂示范园1个、示范基地15个,扶持和带动养蜂示范户150户,年产蜂蜜8万余斤。受益于“电商+农户”合作模式,286户农户签订了林下养殖产品统购包销协议,年销售额达150余万元。


  大足区林业局局长杨卫表示,下一步大足区将继续积极申报综合改革试点和差异化改革试点项目,推进高升镇整体林权矢量化数字化建设试点、公益林调整试点,启动“耕地下山、林地上山”试点改革,积极推进第二期国家储备林项目,打造改革味浓、辨识度高、推广性好的大足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品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