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座谈会。会上,重庆市林业局生态处对《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汇报了《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讨论稿)》起草情况。
今年3月6日,国家林草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共7章40条,从细化职责分工、优化项目申报、深化组织实施、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压实责任、加强监管,规范管理、高效实施,为今后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指导。
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肩负着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大职责使命。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银行主推、企业主体、农民主力”作用,加快以市场化手段实施重庆国家储备林建设,探索推进、精心打造全国国家储备林建设样板。截至2024年底,全市国家储备林累计收储林地402万亩,开展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156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苗圃7个、年产优质苗木1000万株,修建林区公路等基础设施200余公里。
此外,重庆大力推进“储备林+”,建成油茶、油橄榄基地15000亩,开展林下种植天麻、淫羊藿、老鹰茶、食用菌11680亩,配套开发城口天麻、酉阳蜂蜜、合川橄榄油等特色林产品。全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已支付林农林地流转和营造林务工费用约17亿元,受益林农约33万户、80万人,成功解决914个村社集体经济收入“空壳”问题,有力激发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积极性,切实拓宽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接下来,重庆将抓住其作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区的有利时机,聚焦做大做强森林“四库”和森林“四库”多重价值发挥,探索国家储备林多功能经营机制,创新国家储备林复合型立体式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统筹研究、协同攻坚、规范管理、定期调度,加快建立一批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树立一批行业标杆,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此外,坚持央地合作、政企合作、银企合作,鼓励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并注重研发赋能,结合重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变化、多元化主体建设、技术标准模式、相应的政策法律制度需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把项目建设实践经验复盘剖析好、总结提炼好、推广应用好,不断为推动重庆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