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华龙网:低碳阅读、巧手“拼”生态……重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启动

日期:2025-04-21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为广泛宣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月18日,以“自然之美 绿色共享”为主题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万象城启动,并同步在重庆多地开展。


活动期间,主办方将围绕“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内容,聚焦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等,用艺术、体验、阅读、影像、市集等多种形式,让公众深度感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成效,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互动市集巧手“拼”生态  沉浸体验千里林带建设成效


活动现场,公众用闲置书籍换取了主办方精心准备的讲述20种濒危生物回归栖息地故事的书《生命因你更美》,重庆万象城古树广场上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成效互动摊位集市,也吸引了众多市民体验和探索。


参与的市民可通过观察森林生态系统模型互动装置,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利用废旧纸箱创作出重庆两江沿岸不同森林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此外,公众还可以在艺术家的指导下,用自行收集的塑料饮料瓶现场做手工花和树,粘贴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绿色版图中,模拟体验植树造林的过程;通过现场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主题桌游活动,了解“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所覆盖区县建设内容、建设前后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重庆以“守护青山”为名,集结7000余名志愿者,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等志愿服务,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累计服务时长超24万小时,开展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公众近20万人。


古树新芽 旧书新知  低碳阅读守护自然与文化


淘一本绝版旧书,喝一杯春天的咖啡——环绕着古树,正流动着一场以“书”为题的市集。


4月18日至20日,作为本次“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世界地球日宣传的一大特色主题活动,重庆出版社联合重庆生态文化协会将在万象城古树广场开展“古树新芽 旧书新知”活动,通过知识循环共享机制,让“沉睡”的旧书焕发新的活力。


在古树广场一棵树龄达154年的黄葛树下,以影像、图文等多种形式,围绕自然、生态与阅读、旧书等主题创作出打卡装置“书林光合”。同时,现场的“古树书市”汇聚30余家摊位,涵盖书店快闪、旧书摊、创意文创、自然手作、生活美学等不同主题。


“每本二手书的流通,相当于延长纸张生命周期,直接减少新纸浆需求,不仅是知识的延续,更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通过这一活动,旨在宣传‘低碳阅读’理念,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双重守护。”重庆生态文化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走青山绿水间  区县联动打造全民绿色实践课堂


今年4月至5月,本次主题宣传活动还将走进相关区县,策划开展“守护绿色家园,共筑地球生态屏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进校园、“生命之轮”亲子生态艺术观察计划、《变废为艺——江畔清塑:垃圾变身记》拼贴画工坊课程、“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公众探访活动等社会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系列活动。


比如,5月10日,在九龙坡区九龙滨江公园将举办《变废为艺——江畔清塑:垃圾变身记》拼贴画工坊课程,让公众亲身参与垃圾捡拾,并将垃圾艺术性地转化为濒危鱼类形象。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公众探访活动,将带领公众实地探访渝中、渝北、沙坪坝等区县,感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成效。在渝中区,发现临崖步道上的山水之美;走进渝北中央公园,了解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成效;在沙坪坝看最美山城绿道,了解游客眼中的重庆;走进照母山,了解无痕山林七大原则如何参与森林保护行动。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指导,重庆出版社、重庆市林学会、重庆生态文化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重庆市青少年新媒体中心、重庆市出版监测中心、九龙坡区委宣传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主办。


根据《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重庆拟用10年左右时间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315万亩,着力增加江河两岸森林植被覆盖,丰富生物多样性。截至目前,全市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165万亩,依托项目发展经济林4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