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林业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网:江津培育探索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林业总产值达96.5亿元

日期: 2025-07-04
字体:

近日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江津区顺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势,积极引导、扶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集体林经营权流转,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多方利益共同体,打造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新样板,成为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的典型范例。


江津是重庆的林业大县之一,全区现有林地面积264.06万亩,森林面积256万亩,其中集体林地233.86万亩,森林覆盖率53%。当前,虽然全区森林资源禀赋很好,但在集体林地盘活利用等方面,仍存在林地所有权权利难以彰显、承包权效能不足、经营权盘活困难等问题。


为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以来,该区推出“流转+托管”森林经营模式,在猫山片区率先实施“三统一分”机制: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销售,并将管护区域划分为50-100亩/单元优先承包给周边农户进行管护和经营,保障农户收益。通过优化经营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户增收的双赢。


如今,猫山片区从残次低效山林转变为以茶叶和生态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年总产值达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种养殖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年增收达25%-40%,林农人均增收1800元,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江津区积极探索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林农”深度利益联结机制,林农通过收取租金、提供劳务或技术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林业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


在经营主体流转集体林地实施项目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统筹管理,协调林地流转和项目经营矛盾,帮助林业经营主体争取政策支持;收益可从林业经营主体经营项目中以定额管理费、小比例分成获取,或由林业经营主体转让子项目经营收益权。林农收益方式从单一租金调整为三类模式:收入分成(间伐收益5:5分配)、“定额租金+门票分成”和“定额租金+托管费”。


此外,为加快新型培育林业经营主体,江津区还通过统筹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政策资源,形成跨领域扶持合力,破解林业经营主体“单线输血”困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对林业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设施用地等事项做到简办快办,降低其运营成本;创新智慧监管体系,建立市场监管局平台与林业部门“双线台账”,实现对林业经营主体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服务。


随着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该区林业规模化经营成效显著,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该区已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共融的多元化林业经营格局,全区累计流转集体林地超10万亩,建成经济林基地达70余万亩、笋竹30万亩、花卉2万余亩,从事竹木及林产品加工的林业经营主体200多家,全区林业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