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津区围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培育探索多方利益联结机制
近日,重庆市林业局发布消息,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以来,江津区积极引导、扶持各类企业、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集体林经营权流转,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多方利益共同体,打造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新样板。
江津区在猫山片区率先开展“流转+托管”森林经营模式,统一规划布局,基于猫山片区地形、土壤及茶树龄级数据,由经营主体对流转的林茶基地进行标准化分区,划分“核心生产区”“生态修复区”“观光体验区”,避免碎片化经营,确保经营的规范性。
同时,统一技术标准,指导经营主体制定标准化生产手册,覆盖土壤改良等22项关键指标,建立从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技术规范,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注册“猫山硒茗”地理标志商标,与重庆部分连锁商超签订订单协议,实行保底价收购,保障农户收益,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
此外,江津区还探索实行分片托管,将管护区域划分为50-100亩/单元的“责任区块”,优先承包给周边农户进行管护和经营。通过优化经营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户增收的双赢。
不仅如此,江津区还探索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林农”深度利益联结机制,林农通过收取租金、提供劳务或技术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林业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调整林农收益方式。林农提供林地并适度参与经营,收益方式从单纯定额租金调整为“收入分成”“定额租金+收入分成”“定额租金+托管金”三类。
江津区还统筹林业、农业、水利、商务等部门政策资源,形成跨领域跨部门扶持合力,共同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此外,通过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减证便民”举措,对林业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设施用地、林木采伐、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事项做到简办快办,要件一次告知,降低林业经营主体运营成本。
据介绍,相关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共融的多元化林业经营格局。2024年全区新增各类林业经营主体28个,新注册“猫山吟翠”“四面雪芽”等茶叶品牌20余个。林业经济规模和产值持续增长,全区已累计流转集体林地超10万亩,经济林基地达70余万亩,笋竹30万亩,花卉2万余亩,从事竹木及林产品加工的林业经营主体200多家,全区林业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4.8%。森林经营模式的优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提升,有效壮大了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显著提高林农的直接收入,并创造大量务工岗位,对相关产业和林农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