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林业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华龙网:扎根林业守护绿水青山 他们入选2025年“最美重庆人”

日期: 2025-10-14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公布了入选“最美重庆人”名单,重庆市林业局预防处处长曾瑜、武隆区国有仙女山林场场长任秀容、市林科院高级工程师李秀珍、永川区林业局防火安全办负责人赵德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二级教授袁兴中五位候选人成功入选。


今年7月,市委宣传部正式启动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宣传选树工作。重庆市林业系统共推荐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候选人10名,他们有的扎根林业三十余载,潜心科研,以实践书写生态论文;有的以科技守护绿色,构建立体防控网,连续数十年实现森林零火灾;有的身兼数职,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地方生态建设获奖无数;有的坚守基层,培育优质树种,以专业与热忱守护一方绿水青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是绿水青山间的最美守护者。


以青春护青山为森林防火构建起“制度防护网”


二十年的奋斗搏绿水长流,二十年的青春换青山依旧。在重庆连绵的群山之间,有这样一位“火凤凰”,她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及林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极不平凡的贡献。她就是重庆市林业局预防处处长曾瑜。


她牵头草拟出台《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推进重庆市森林防火依法治火进程;修订完善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强化森林火灾防控管理,确保发生森林火灾后能高效处置;草拟全国首个省(市)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工作规则《重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工作规则》,执笔制定了《重庆市森林防火物资调配调运制度》等森林防火规章制度10个,进一步增强科学指挥、科学决策,为重庆森林防火构建起“制度防护网”。


截至目前,曾瑜曾先后荣获“重庆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个人”“重庆市气象工作先进个人”“2016—2018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从“守绿”到“活绿”助力仙女山“点绿成金”


在武隆区的群山之间,十万亩国有仙女山林场如一块翡翠镶嵌其中,浩瀚林海藏着一位护林人的故事——仙女山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营林高级工程师任秀容。


任秀容自大学毕业便一头扎进莽莽林海,从怀揣绿意的憧憬少女,到深耕林海的“草木知己”,她已投身林业一线三十载。


为让林海“常绿常新”,任秀容带着林场一班人争取上级资金3000余万元,在十万亩林地上“精耕细作”: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草场改造等项目2万余亩,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1.38%,蓄积量达98.9万立方米,较“十三五”增长13.2%。


2017年,她敏锐捕捉到自然教育的风口,争取中央投资960万元,建成重庆首个自然教育中心。如今,这个融合科普、运动、康养的营地,已建成40余组无动力设施,接待游客43万人次,营收超4000万元,成了游客口中的“宝藏地”。


“核桃妈妈”将科研结果送到生产一线


在城口县双竹村的核桃林间,一串串青果挂满枝头,村民们正穿梭林间忙着除草、施肥。一个身影踮起脚尖,观察着树叶颜色,检查果实长势,她就是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秀珍。


这里的每一颗核桃树都是李秀珍精心养育的“孩子”,从选地、栽植到修剪,每一步,李秀珍都亲力亲为,她不仅是实验室里的育种专家,更是山间地头的“核桃妈妈”。她始终坚持“将科研结果送到生产一线”,身体力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经过二十载风吹日晒,终于带领着数万农户在崎岖山路上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在近十载的光阴里,她将心血倾注于林农增收的事业:400余场集中培训如点点星火,点亮林农学技的希望;数千次现场指导只为解决种植难题;3万余名林农在她的讲解中,握住了核桃栽培的“金钥匙”,打开自力更生、靠山吃山的新通道。


扎根青山三十载绿荫深处映初心


三十二年对一个人而言,是生命中浓墨重彩的旅程,也是最蓬勃向上的年华,而他却将这一段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林海松涛。从青涩到而立,从怀揣热忱到执着坚守,他一直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用奉献诠释了对林业热爱的不变初心,以专业和勤奋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他就是重庆市永川区林业局正高级工程师——赵德祥。


多年来,他精心培育马尾松营养袋苗、杉木苗、枫香苗等优质苗木,累计达150余万株;牵头完成重庆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成功引进赤皮青冈种子,培育出5万株轻基质无纺布营养袋苗;主持林场造林项目,总面积超1.4万余亩。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奔走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组织实施森林抚育与低效林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近9万亩。


赵德祥还积极推动建成完备的防火通道与设施后。2025年永川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身为区林业局防火安全办负责人,他奔走在 66 座防火检查站、288个对坡瞭望点的巡查路上,用连轴转的脚步织密防护网。


“湿地先锋”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巴山渝水间,层峦叠嶂,江河蜿蜒,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然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也曾面临着生态退化的严峻挑战。就在这片挑战与希望并存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以脚为尺,丈量着大地的生态脉搏。他,就是袁兴中——一位在生态学领域默默耕耘三十余载,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态守护者。


袁兴中自研究生毕业投身生态学领域以来,始终如一地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截至目前,他主持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率领团队构建了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系列技术体系;首次提出“小微湿地+”概念并创新性建立了“小微湿地+”系列模式,为湿地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