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重庆建立166个“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站点 直接参与公众超20万人次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10月13日,全市开展“林草兴生态兴文明兴”行动(以下简称“三兴”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介绍,在“三兴”行动中,林草兴是关键,重在行业推动;生态兴是核心,重在价值引领;文明兴是根本,重在社会参与,这也是文明浸润行动的一个着力点。
马然希介绍,发动更多社会参与来共同实施“三兴”行动,有三件事是文明浸润行动特别关注和着力的,即解林草之美、晓自然之道、行文明之举。
解林草之美
在社会公共行为中审美是最重要的,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能理解到林草自身内涵的生命之美,其功能承载的生态之美,特别是赋予人类生活的生活之美,这是在生态文化培育中特别重要的认知。
具体行动包括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打造自然重庆文化品牌。过去这几年,在市林业局的统筹之下,宣传部、文明办也积极参与,开展了几届“自然重庆嘉年华”以及系列活动。宣传部门也把“自然重庆”的内容纳入到出版、宣传、典型培育之中,支持多元社会主体提供自然教育、自然探索和自然体验的新兴文化消费和社会公益项目。
近些年,重庆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在亲子教育、研学教育里面,自然教育、自然体验和自然探索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品。不仅是公益项目,希望社会多元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群众团体来共同推动的一件事情。
发挥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开办一批生态文化体验园。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就是在乡镇这一级的,站就是在村这一级的,把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教育融入到基层的阵地里。
将自然教育纳入青少年研学的重要内容和农家书屋重点图书的选题范围,比如在今年农家书屋即将推出的书目里,就有不少直接和生态文明相关的图书。
推动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让城乡群众在绿水青山中获得审美提升,感受生活幸福,同时也增强社会责任。
晓自然之道
努力让广大群众知晓中国人的生态观、文明观。将整合专家、志愿者、乡贤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生态观、文明观的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之中,包括广泛开展林草科普教育,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林草资源节约集约的要求融入村规民约。
行文明之举
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三兴”行动中来,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广泛开展“守护青山”的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166个“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站点,覆盖了31个相关区县,开展了1万多场活动,直接参与的公众超过20万人次。
同时,努力探索将涉林村民参与“三兴”行动纳入文明积分管理,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配合有关方面重点整治乱砍乱伐、焚烧秸秆等,深度挖掘在生态保护、造林绿化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比如,“最美重庆人”就有林草系统专门的一个部分,由此来讲好新重庆的生态文明故事,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全市人民共建“三兴”、共享“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