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绿色时报:重庆:绿色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10-1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实践,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集体林改始终挂念于心、寄予厚望,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各地各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接续作答“林改四问”,推动集体林改政策机制更加完善、支撑保障更加有力,试点探索各具特色,改革惠民可感可及。


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福建省、江西省、重庆市坚持先行先试,持续改革创新,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思路,探索实施了一批首创性、引领性、特色性改革举措,让“绿水青山”底色更浓,“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改革成果惠及更多林农。


重庆市深入推动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两区”融合建设、政策叠加、功能互补,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10亿元。


吸引绿色金融进入林业


以全国林草湿荒普查为契机,重庆市制定专项技术方案,衔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精准落地上图,建成了覆盖全市6320万亩集体林地、以村社为单位的矢量数据库。


同时,积极推进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化。出台联户承包和流转集体林地及确权登记工作规范,高效推动整村社办理国家储备林项目经营权登记约87万亩。全市首张林地经营权证、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单株楠木不动产权证相继在城口县、铜梁区落地。


重庆市在璧山区试点运行“数智林权”1.0版,以村社为单位全量归集林权数据,依托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长江绿融通”等金融平台贯通,显著提升了林权流转、抵押等服务事项的办理效率和便捷水平。


丰富绿色金融支持举措


健全“政银企”协同机制。出台“政银企”协同推动深化集体林改若干措施,坚持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依托“长江渝融通”系统,精准对接100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累计为51家发放贷款67亿元。


探索“股贷债保”联动机制。出台推动林权融资扩面增量实施方案,建立为林业经营主体、产业项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经济林种植保险、林权流转交易保证保险等一批特色险种陆续推出。注重林企上市培育,拓宽拟上市林企后备库渠道,渝富资本专业化私募基金首次与林业开展合作。


建立定期考核评估机制。出台金融支持集体林改若干政策措施,将生态保护修复、林下经济等项目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作为先行区建设清单主要指标之一,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被纳入市政府激励事项,贷款余额、增量和增速也被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年度和季度考评范畴。


破解绿色金融服务难题


重庆市统一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出台《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操作细则(试行)》,为金融机构、技术支撑单位、交易中介方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核算—融资—运营”生态价值一体转化模式。


为给林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重庆市在城口、黔江等6个县(区)率先设立“林业专营支行”。丰都县创新设立西南地区首个以农发行为主办行、其他银行为协办行的“1+N”林业专营支行,累计授信18.71亿元、投放贷款5.42亿元。


聚焦林企、林农融资需求,重庆市创新推出“林权易贷”“苗木抵押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探索“林权+保证+旅游景点收费权”“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等融资模式。同时,坚持政府主导、银行主推、企业主体、农民主力,央企、国企、民企“三轮驱动”,获国开行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100亿元,累计完成集体林地收储402万亩。全市林权流转交易277宗、146万余亩,交易金额16.1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