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林业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动态

忠县:打造独具忠县辨识度的生态修复典范

日期: 2024-06-17
字体:

近年来,忠县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修复“两岸青山”,积极推进“千里林带”建设,累计完成12.15万亩建设任务。

忠县独珠江村位于忠县城东约3公里处,长江在此转了一个大大的“U”形急弯,形成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600至1800米,三面临江、一面靠山的半岛,形若珠子而得名,被誉为 “万里长江独一珠”。从空中俯瞰,整个半岛更像一个伸向江心的大拇指,称为“三峡江村·首‘曲’一指”。独珠村林相单一,生物多样性单调;林质量不高,森林“通透性”较差;斑块碎片化,森林景观质量不佳;边坡裸露、水土流失,视觉污染严重......如何打造具有忠县辨识度的生态修复样板,忠县开展了积极探索。

协同规划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按照《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的通知》要求,结合《忠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忠县三峡库心独珠江村详细规划》等,科学规划生态修复方案。围绕自然岛山观光区、渔樵耕读体验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林农文旅融合发展带“一带三区”总体规划谋盘布局,确定“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策略,提升庭院空间、田园空间、绿荫空间三大空间美感,呈现长江三峡库区中段近处草光连水、鹭舞长汀,远处水墨烟峦、青黛碧润,“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写意情致。

协同修复一体化保护修复下足绣花功忠县紧密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等,增花添彩、疏林透江,打造远近相宜、林江融合、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示范片。结合村庄土壤和气候特点,以绿色示范村、最美庭院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闲置地、零星空地见缝插绿,种植“风景树”“传家树”“摇钱树”。围绕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重点区域引领农业企业和村民,种植柑橘、枇杷、桃子等经果林,种植枳壳、厚朴等中草药。 充分利用好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两大抓手,结合森林康养、露营休憩等建设项目修复植被,对裸露山体进行补绿。强化沟、渠、塘、堰、井、泉、田综合整治,对崖岸、陡坡岸、滩坡岸、台岸等消落带形态及常年淹水位进行分层治理,乔灌草相结合补种本土植物;采用“微湿地”手法,修复33口山坪塘,形成多点分散的微湿地群落,构建“涵养林→径流 →滞留坑塘→湿地渠+缓冲带→滞留坑塘→汇水湿地”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围绕生态景观示范林建设,潜心打造“一带二廊多点”,即独珠半岛生态屏障带,江村山地生态绿廊、江村慢行康养走廊,烽火台、东堡寨、烂泥湾、夏家院子、大坪、渔秋谷、黄桷树下、望天丘、平坝子等打卡节点,并通过“梳理、保留、补植、增色”四种方式将现植被景观协调融合。

协同发展,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忠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好用活生态和人文两个法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组建强村公司,实行全域流转,实施股权化改革,全体村民变股民。吸引经营主体30余家,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经果栽植、农家乐、民宿等,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村民务工加分红人均增收5000元。乱石岗变成了绿森林,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园,消落区变成了景观带,烂泥湾”变成了芳草地,“黑臭水”变成了“聚宝盆”…… 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唱响林农文旅融合“田园牧歌”,2500名村民在生态景区里安居乐业,一幅巴渝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