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彭水县抢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机遇,从放活经营权、探索完善森林经营股份制入手,在桑柘镇以发展白茶产业为切入点,创新森林经营模式,引入多种经营主体,延伸白茶产业链条,提升白茶产业效益,为林农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活改革政策,林地流转有力。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印发《彭水自治县落实〈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工作计划》,细化对策措施,压实责任,明确分工。通过“内业区划+外业调查+内业处理”有机结合,形成“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数据,查明森林资源种类、数量、结构等本底情况,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环境,人文关怀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桑柘镇为探索完善森林经营股份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出台林地流转管理办法,针对集体林权流转问题进行清理排查和整治,推进林地经营权转移和不动产权证办理,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迈入制度化轨道。
挖掘优质项目,产业发展有方。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大力培育有机白茶等优质项目,明确白茶种植移栽、肥水管理、修剪采摘等技术标准,同时加大对林业大户的认定、扶持和监测。彭水自治县大渝茶叶有限公司流转林地2250.4亩,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白茶种植基地,随后将基地的管护权委托给村集体,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公司则专注于白茶的深加工和销售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村集体组织将白茶基地的经营权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再次流转给白茶公司。同时对管护权再次进行细分,以代管、托管的形式,将经营管护权下放到农户手中,既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作用,又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农户还通过参与基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就近务工,增加劳务收入。
聚焦三产融合,增收致富有效。发展以“林地入股、返聘务工、保底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核心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农户以林地出租、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得收入,累计带动930余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围绕白茶全产业链建设,对现有林分进行块状皆伐和透光伐改造,利用林间的空地间种白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逐步提高林地空间的利用率。目前,已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47.2亩。后续将围绕林下养殖和林下采集,继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以茶文化为载体,打造白茶主题乡村休闲区,开展茶山观光、采茶、制茶、茶道艺学习等丰富旅游体验。有序推进林区健身步道、茶山采摘乐园、休闲垂钓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提升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