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林权改革结新果 国有林场联合经营启新程
近日,万盛经开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创新推出国有林场与民营企业联合经营的全新模式,万盛经开区国有林场与重庆椒乡居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对林场3600亩竹林地资源进行共同经营,开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实践。
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是推动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万盛经开区国有林场拥有丰富的竹林地资源,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更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为林业产业发展筑牢了物质基础。而重庆椒乡居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带来的现代化资金与先进技术,为传统林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资金将用于完善竹林基础设施,如修建林间运输道路、购置深加工设备等;先进技术则能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竹材利用率,助力开发出竹纤维产品、竹制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双方根据实际,按照一阶段前期投资期“三七分”、二阶段半投产期“四六分”、三阶段全投产期“五五分”,保底林地流转费的利润分配方式,既能保证国有资产利益,又能共同经营共赢,这种“国有 民营”的合作模式,打破了资源与市场的壁垒,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林场通过可持续经营保持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企业则依托优质资源打造绿色产业链,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盘活林地与助农增收,是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科学规划与集约化经营,深入挖掘竹林资源的经济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企业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竹林种植、抚育、采伐等环节进行优化。在种植环节,选择更适合本地生长、经济价值更高的竹种进行科学种植;抚育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肥、灌溉、除草等措施,促进竹林健康生长;采伐时,遵循可持续原则,严格按照采伐指标进行作业,确保竹林的永续利用,推动传统林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引进竹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以竹材为原料,生产竹地板、竹家具、竹炭等多种产品,提升竹材附加值,打造具有万盛特色的竹产业品牌。这一模式不仅成功盘活了部分闲置及低效利用的林地资源,还为周边农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竹林的种植、日常管护、竹材原料的采收,到竹产品的加工生产、物流运输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就业链条,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万盛经开区的这一探索更具时代意义。积极推动竹木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升级,打造低碳环保的林业经济新模式,聚焦竹基复合材料、竹纤维材料、竹炭环保材料等高端产品,推动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从竹林培育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到加工环节实现废料循环利用,再到终端产品具备可降解特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将传统林业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新动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万盛经开区将牢牢抓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机遇,通过“国有 民营”的联合经营模式,显著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打破传统林业经营的固有壁垒,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累更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林改经验。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