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森林消防预警和保障能力的建议》(第0340号)收悉。经与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消防救援总队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有序开展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市林业局制定出台《重庆市林区规划技术导则——森林防火、森林质量提升专篇》。各区县以此为标准,针对集中连片林区、以1000亩为防火分区,分析火灾风险点和林区现状,编制并以政府名义印发林区规划,推动防火基础设施空间精准落地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23年,全市申报获批增发国债资金37.22亿元,用于防火阻隔体系、火险因子监测站和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此外,国家已下达11个中央预算内投资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总资金达2.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林火阻隔系统2.2万公里,森林消防水池4096口,直升机临时起降点320个、临时取水点400个,防火标准检查站456座,宣传设施10656个,初步构建起防火阻隔系统、以水灭火系统、航空灭火系统和宣传教育系统。
(二)扎实做好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一是成立专业机构。2019年机构改革期间,市林业局成立正处级直属事业单位重庆市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中心,负责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相关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指导国有林场和草原开展火灾预防预警监测工作。二是开展火险模型研究。2023年,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国有林场)—村社“四级”火险预报员体系,依托2个专业实验室、24座火险因子监测站和自主研发的一批专业装备,收集火险因子数据,创建重庆市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系统,开展精细化森林火险模型研究。三是做好预警信息发布。每日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每周五发布未来一周森林草原火险预测,及时发布森林火险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依托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规格、在林区广泛设置火险预警信号标识牌,提高预警发布时效,落实“叫应”机制。四是构建火情监测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构建森林火情智能监控系统和开展无人机防火巡护,累计建成前端监控点位3366个、部署无人机24架。在坟墓、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设置3469个林下红外探测器,基本实现重点林区火情实时智能监测。五是建立智慧防火综合管理平台。按照“四横四纵两端”的思路,系统汇总“人防”“技防”“物防”“火情早期处理”和火灾风险因子等相关数据,开发微信小程序端和“森林火险码”,实现预警预报发布、火情动态监测和队伍人员调度等功能。
(三)持续推进各级扑火队伍建设。国家消防救援局重庆机动队伍已于2023年7月进驻重庆,现有指战员191人。市应急管理局成立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年度租用6架飞机;成立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现有人员288人。市消防救援总队组建1支总队级、6支战区级和35支支队级森林火灾扑救编队,共1390人。42个区县成立1479人的应急救援支队。国有林场成立44支、827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乡镇(街道)组建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伍1031支、约3万人。涉林村社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群众扑救队伍,基本实现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同时,制定出台《重庆市涉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要求“一长三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要在1分钟内查看,运用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要在3分钟内核实,人员接到工作要求后要在5分钟内出动,提高火情早期处理效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持续做好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增强灭火保障能力,全力预防森林火灾发生,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持续落实林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结合森林防火实际,指导相关区县按照林区规划申报争取各级各类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加快森林消防水池(水箱)及管网、防火阻隔带、火险因子监测站以及智能火险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等建设。二是持续加强源头管控,减少火灾风险。完善和落实“一长三员”基层执行体系、森林防火“十户联防”机制,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深入排查整治火险隐患,严查重罚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高火险时段,加强巡山守卡,严格执行扫码入林制度,及时发布《禁火令》《封山令》。三是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处置能力。优化各级各类专业(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装备配备、战法研究和训练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办法),落实涉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特别注重各级专业队伍的联防联勤联训联战,提升应急救援技能水平和火情处理能力。
此复函已经曹春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林业局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