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公众生态福祉重庆市林业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自然教育是指依托各类自然资源,通过提供设施和人员服务,引导公众亲近自然、认知自然、保护自然的主题性教育过程。近日,为持续加强自然教育顶层设计,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市林业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发展改革委、教委、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等16个市级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该文件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围绕高位推动自然教育、科学建设自然教育场所、积极培育多元自然教育主体、着力打造自然教育特色品牌、注重培养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大力推进自然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对我市自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通知》的出台为科学发展自然教育等生态绿色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公众生态福祉,建设具有鲜明重庆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在做好自然教育顶层设计的同时,市林业局还采取搭建平台、建构机制、培育市场主体等多种举措,为推动我市自然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添砖加瓦。组织召开全市首次自然教育专项工作会。2024年11月,市林业局组织中国林学会、广东省林草局和来自市级部门、区县林业局、教育机构以及科研院所、自然教育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代表,召开2024年重庆市自然教育工作推进会,总结成果,交流经验,凝聚了多方共识,部署了未来蓝图。推动重庆生态文化协会顺利换届。2025年1月,重庆市生态文化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正式成立,并于3月设立重庆生态文化协会自然教育专委会(筹),为自然教育跨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和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25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引进国内自然教育头部企业--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助力我市自然教育工作,并在第三届“自然重庆”嘉年华启动仪式上启动该中心在梁平安胜镇龙印村的麓渝自然中心共建计划。通过打造“小微湿地+自然教育+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一站式目的地,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创共建模式,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努力推动自然教育产业化发展。同时,通过团结研学、文旅、科技等多领域行业伙伴,持续推动“自然教育+”融入其他产业板块,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自然教育发展打造良好生态圈。
近年来,市林业局重点依托全市218个自然保护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域统筹自然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和生态福祉的需求,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能与活力,为建设美丽重庆开辟了创新赛道。目前,全市已拥有较为完善的自然教育场馆20多处,其中,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6家;培育“自然笔记大赛”、“自然重庆”嘉年华、“鹰飞之城”等近10个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持续性的自然教育品牌;现有自然教育及相关从业机构300余家,为社会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各类自然教育产品,年服务公众上百万人。下一步,市林业局将持续推深走实自然教育工作,以高质量打造自然教育阵地为抓手,系统推进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特色课程开发,同时激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构建高效合作交流平台,精心策划品牌活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托起民生福祉,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