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普月联合主场系列活动(三)|缙云山管理局以志愿服务点亮物种保护科普之光
缙云山管理局自2025年全国科普月联合主场活动启动以来,积极探索创新,构建“科技工作者引领、专业志愿者支撑、公众志愿者广泛参与、艺术志愿者创意赋能”的多维志愿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活动策划、现场执行、艺术创作与科普传播等环节,生动践行“志愿服务点亮物种保护科普之光”主题。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累计参与志愿者超过300人次,服务总时长超过2000小时。
行业专家诠释科学精神。活动特邀张劲硕、金效华、张志升等行业专家担任“科普领航员”,呈现了6场“自然有发现·科普话前沿”专题讲座。《中国有多少种兰花》《中国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报告,系统展示我国物种保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小蜘蛛 大生态》《志愿服务助力重庆鸟类保护》等专题,则立足缙云山本地生态实际,深入浅出传递守护自然的科学知识与责任意识。
专业志愿服务精准高效。科技工作者、专业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携手担任“自然向导员”,共同支持“自然有发现·动物交响乐”主题科普展览讲解和“自然有发现·野朋友计划”缙云山生物多样性科普地图共创活动。志愿者们不仅带领公众观察野生动植物、拍摄野生动植物、讲解自然规律,更提供专业的路线引导与安全保障,让自然探索活动既充满趣味,又安全可靠。
艺术志愿服务融合创新。艺术志愿者以缙云山自然物为素材,参与主视觉设计、活动物料与现场生态艺术创作,将山林的原始之美转化为公众易于感知的视觉语言。文艺志愿者则通过“阅读+音乐”的形式,打造“自然有发现·山与诗的自然和鸣”森林诗乐会,精彩演绎《缙云山》《缙云之诗配乐朗诵》《大自然真奇妙》等节目,用艺术表达对自然最深切的热爱。
公众志愿服务保障有力。来自公务员、企事业职工、高校学生、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志愿者,默默奉献于签到引导、物资分发、秩序维护等各类服务岗位,保障了活动各环节有序衔接、顺畅运行。
本次活动是缙云山管理局推动物种保护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每一份志愿力量的汇聚,都在点亮物种保护的前行之路;每一次真情付出的交融,都在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未来,缙云山管理局将以“漫步缙云·青山驿站”首批市级志愿服务站点试点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科技与文化协同,不断点亮物种保护科普之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自然保护的良好局面。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