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漠化土地面积5年减少440.83万亩,减少幅度38.03%,石漠化程度减轻,治理成效持续向好。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是地表植被破坏
导致土壤严重流失
基岩大面积裸露
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
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重庆是我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的地区之一。
今(16)日,重庆市林业局发布消息,根据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成果,全市岩溶土地面积4873.7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43%,涉及36个区县(含万盛经开区)。
●岩溶土地中
石漠化土地面积718.47万亩、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4.74%(国土面积的5.81%);
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611.98万亩、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3.08%;
非石漠化土地面积2543.27万亩、占岩溶土地面积的52.18%。
●石漠化土地中
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321.15万亩、占石漠化总面积的44.70%;
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为355.62万亩,占比49.50%;
重度及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为41.70万亩、占比5.80%,全市以中度、轻度石漠化土地为主。
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唐军介绍,根据第四次与第三次石漠化调查成果对比分析,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5年减少440.83万亩,减少幅度38.03%,石漠化程度减轻,治理成效持续向好。
全市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以来,除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外:
●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
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5.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6亿立方米。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培育核桃、油茶、脆李、花椒和蚕桑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230个、林业龙头企业150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国家森林乡村156个、绿色示范村1673个。
●林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通过创新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改革,促成区县政府间共交易森林39.6万亩、成交金额9.9亿元。
探索非国有林生态赎买机制,累计完成生态赎买5.33万亩,赎买资金6396万元。林业“三变”改革稳妥推进,累计推动林地入股经营近135万亩,惠及林区群众9万余户。
下一步,市林业局将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止毁林开垦、过度樵采、不适当经营方式等人为因素破坏,减少森林火灾、有害生物灾害和极端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推动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作出林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