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七一网:奉节南津村:乡村振兴装上了“绿色引擎”

日期:2023-07-19

“虽然度假区还没开放,但我的农家乐已经有生意了!”奉节县冯坪乡南津村53岁村民郑伦章高兴地说,现在他的农家乐每天都会接待一两拨客人。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做梦也没想到,这里会变成旅游度假区。


故事还要从村里迎来国家储备林项目说起。


2020年4月,中林集团重庆林投公司国储林项目布局三峡门户奉节县,计划在当地建设50万亩国家储备林。作为中林集团在重庆的第二个项目,林地收储很快在当地6个乡镇陆续展开。


“要让村民成为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参与者、支持者,首先要让他们成为项目的受益者。”重庆林投公司董事长罗廉介绍,依托国储林项目可以挖掘的很多产业,能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助农增收。市林业局随即牵头组织重庆林投公司、奉节县林业局等单位几经踏勘、多方论证,发现林地资源丰富的冯坪乡南津村离长江三峡和天坑地缝景区不远,再加之延伸到附近景区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可打造“国储林+旅游”模式的样板。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得发展,百姓民生得实惠,乡村振兴有动能!”重庆林投公司与当地政府一拍即合,迅速在奉节冯坪乡南津村规划布局度假区。项目规划定位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娱乐的综合田园体,集聚研学教育、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等功能,总投资约1.5亿元,总占地约2054亩,核心区面积1000亩,拓展区4000亩,辐射国家储备林区5万亩。


该项目一落地,就得到市级部门鼎力支持。2021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投入专项资金,在南津村开展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为生态旅游项目助力,当地群众稳定增收步伐也随之加快。


度假区整个项目共向256户村民赎买林地4500亩,每户平均增收1万余元。向187户村民流转农地587亩,每亩每年流转费用400元,流转期限为30年。林地赎买、农地流转等带来的真金白银进了村民们腰包,而度假区建设更是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以前,南津村既非特色景区,也没有支柱产业,村内年轻人都出去务工,剩余劳动力在家务农为主,现在村里开始有了新变化。”重庆林投下属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勇表示,以工代赈既解决了照顾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也帮助了村民就近就业。


两年来,项目在建设中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常年用工75人,人均每月增收超过3000元。现年58岁的南津村3社村民郑现章,一家9口人,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常年在外务工,老两口在家照顾三个孙子。自去年9月以工代赈项目入驻以来,他光是在项目工地务工就能实现每月增收3000元。


“目前,道路建设、农业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山坪塘建设3个项目已全部完工。”项目负责人、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华介绍,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村民有望投身到自主创业中来,包括开办农家乐、农事体验在内的相关产业,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南津村项目,是中林集团在重庆国储林项目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一次重要尝试。”罗廉表示,南津村以“林业搭台、旅游唱戏”为特点的林业生态度假区将于明年开园迎客。届时,将形成以天坑地缝景区为中心,以鹤峰九盘河景区、冯坪南津度假区、兴隆镇回龙村三峡原乡和旱夔门迷宫河景区为集散点的融合循环圈,共同织就一条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链、价值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