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珍爱“地球之肾” 2023年“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启动

日期:2023-11-14

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11月13日,重庆市林业局联合开州区政府,在重庆开州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宣传启动仪式,宣传保护湿地的理念,呼吁全社会珍爱湿地资源,共同担负起保护湿地使命。各区县也将围绕“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主题,采取适当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线下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及文创产品、线上扫码答题抢红包,组织开展湿地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群众普及湿地相关知识,介绍湿地的多种效益和功能。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山水环绕、江峡相拥,大江大河的资源本底特征明显,河流、库塘湿地密集,是长江上游地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确定全口径湿地范围的意见,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及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我市湿地总面积28.39万公顷,涉及内陆滩涂、沼泽草地、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6类。


我市以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大力实施湿地修复,通过实施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退化湿地恢复等工程,增强了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全市已建立开州澎溪河等10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巫山大昌湖、黔江阿蓬江2处国家重要湿地、璧山秀湖等22个国家湿地公园、南川泓湖等4个市级湿地公园、梁平双桂湖1处市级重要湿地,梁平区获批国际湿地城市。我市率先探索小微湿地+建设,成立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生态旅游、民宿康养”等模式,积极推广小微湿地修复模式,促进了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新路径。


下一步,重庆市林业局将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完善湿地保护相关配套制度政策,加强湿地管控和修复,落实湿地分级管理制度,发布一批市级重要湿地,以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及监测,建立健全湿地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湿地生态教育,全力营造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推动新时代重庆湿地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