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央广网:开辟林下产业 城口中药业探索新路径

日期:2023-12-08

革命老区,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今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户城口县后,修齐镇和高观镇利用项目资金,成功引入林业、药业等公司精准驱动,建立起”林业+药业“产业振兴新路子,走出一条群众认可,以”药“为链的生态且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林下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场润雨一场秋,雨后的大巴山开始披上秋衣。位于修齐镇岚山村,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淫羊藿布满山林间,离最后的种栽期已不足两月,上百村民正忙碌栽种着淫羊藿幼苗。在这里,漫山遍野的劳作景象一片繁荣。


”在我们来之前,老百姓都是靠自己发展,收入微薄。“大巴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岩向记者介绍,修齐镇以前是矿区,随着矿业的停滞,村民们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让许多村子一下回到的农耕年代。因为背靠大巴山天然的自然资源,修齐镇的山地林间随处可见天麻、淫羊藿这样的野生中药材,村民们除了务农外,就上山采药拿到场镇上贩卖,但由于量少价低,并未实质改善基本生活。


2021年大巴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到岚山村,对当地土壤土质、温度湿度、海拔光照等影响药材生长的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下来种植具有很强药用价值的淫羊藿,作为发展的主导项目。”从清林地到打窝、施底肥,再到栽种和除杂草、碎石,我们让每个参与的村民都进行了专业培训。“王岩说,从今年6月份开始,岚山村淫羊藿基地每天都会有20-30人在此务工,有近400村民参与了该项目,他们不仅每天可以挣到120元/天的务工费,每年获得的土地流转费,可让一户家庭,年增收过万。


”我们早上7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一年有8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在家门口挣钱,挣得比外面打工还要多。“岚山村村民王守红说。


据了解,修齐镇借助彩票公益金项目发展淫羊藿林下产业,由林业公司联合村集体,利用国家储备林建立淫羊藿基地,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亩;以粗加工与深精加工相结合的产品思路,让药材价值回归正常,不仅吸纳当地闲散劳动力参与就业,更是为开辟出当地产业新路径。


投“石”寻山 探索生态特色新产业


借助极佳的地理优势,城口高观镇普池村的曲茎石斛首次进入驯化基地培育,再过三年,这批40亩产量的石斛,将以每斤3000元的价格,流入中药材市场。高观镇党委副书记黄其斌介绍,今年,高观镇借助彩票公益金项目,成功地引入一家本土药业公司,在普池村这块依山傍水的宝地上发展曲茎石斛种植基地,不仅为当地开辟出新产业,更是将这一珍贵的药材,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野生的曲茎石斛与普通石斛不一样,据说在市场上每公斤的价格超过4万元,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黄其斌说,这类名贵的中药材,在城口的高观镇、河鱼乡、厚坪乡等地,能寻见它们的踪迹,被当地人称之为“救命仙草,药用价值极高,如果能实现种植,村民们的收入能够比现在高出一大截。


经过药业公司的在当地考察研究后发现,虽然现在城口县野生的曲茎石斛的成熟植株并不多见,但种子较多,能够实现人工养殖。而高观镇普池村拥有800-1000海拔,其山上避光通风又背阴,非常适合曲茎石斛的生长。


于是,今年5月,药业公司将石斛种子育苗培育后,在普池村建立起大棚驯化基地,需通过2年的培育,再移栽进山林,进行两年的仿野生种植,即可出产。”生态是城口的优势,也是城口的底线,我们将生态产业统筹谋划,采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村集体的形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切身实地的为农户增收。”黄其斌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