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重庆发布:神奇动物哪儿出没?这份全国名录,重庆8处上榜

日期:2023-12-25

近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公布了


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保护了82.36%的


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类


其中


重庆共有8处上榜


这些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都分布在哪里?


城口大巴山珍稀鸟兽及蝶类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猕猴、黑熊、红腹锦鸡、眼纹噪鹛、金裳凤蝶等


●主要保护形式: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重庆市的最北端,城口县境内,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多,其中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均生长在保护区内。



南川金佛山黑叶猴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黑叶猴、小灵猫、林麝、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


●主要保护形式: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是重庆市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区内群峰起伏、沟壑纵横,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中国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主要保护对象是银杉、黑叶猴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巫溪阴条岭林麝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林麝、猕猴、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


●主要保护形式:


阴条岭国家级保护区


位于巫溪县境内,当地注重生态保护与科研相结合,让绿水青山既成为生态绿肺,又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保护区安置有500余台红外相机实施野生动物监测,近年来陆续拍摄到梅花鹿、林麝、亚洲黑熊、红腹锦鸡等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江津四面山珍稀鸟兽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小灵猫、林麝、红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鸡、黑紫蛱蝶等


●主要保护形式:


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核心区大窝铺原始森林,是地球北纬28°仅存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有动植物约2600种,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中华双扇蕨、福建柏、楠木、秃杉、峨眉含笑、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猕猴、中华大鲵等15种。森林中有八大高山湖泊、数十条溪流、上百挂瀑布镶嵌其间,使森林的生态圈更加丰富,物种更加多样。



缙云山珍稀鸟兽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黄喉貂、豹猫、毛冠鹿、红腹锦鸡等


●主要保护形式: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天然生态屏障,拥有黛湖、狮子峰、古银杏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共有植物2407种动物1071种,被誉为“植物物种基因库”。



巫山五里坡珍稀鸟兽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川金丝猴、林麝、金雕等


●主要保护形式: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区是神农架连接大巴山地区和邻近流域的唯一通道,位于巫山县东北部,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区内分布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00余种,维管植物3000余种、种子植物2000余种,水杉、银杏、珙桐、红豆杉等在这里休养生息,剑叶虾脊兰、蕙兰等兰科植物悄然绽放。其主要保护对象为3000公顷的原始森林、近300公顷原生性亚高山草甸以及金丝猴、金钱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开州澎溪河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青头潜鸭、白额雁、鸳鸯等


●主要保护形式:


开州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区域,为典型的水库消落带湿地,具有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样、生态地位高、消落带代表性强、科研价值高等特点。



巫山长江三峡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


●主要保护物种:


中华秋沙鸭、鸳鸯、抱龙角蟾、巫山大步甲等


●主要保护形式:


长江三峡巫山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巫山大昌镇境内,规划面积1464.73公顷,湿地面积为1020.59公顷,是库塘型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内既有库塘、河流、峡谷、森林、禽鸟等丰富独特的景观资源,又有古镇文化、巴楚文化、移民文化等独特的人文资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