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网:首批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五大典型案例出炉

日期:2024-01-04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重庆市林业局收集了部分区县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优秀典型案例,筛选出5件案例,汇编成《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


案例一:《城口县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好钱景”》


近年来,城口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按照“1155”工作思路,实施县域中药材产业重点聚焦,大品种、差异化发展战略,持续深化院县科技合作,推进“大巴山药谷”建设,培优“大巴山药谷”区域品牌。


重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


目前,全县中药材资源在地面积达36万亩,现代中药全产业链产值达12亿元,全县45%以上农户从事中药相关产业,现代中药已成为城口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城口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


案例二:《梁平区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林业三大效益》


梁平作为国家储备林项目重庆4个首批试点区县之一,从2020年该项目启动至今,累计完成投资近10亿元,盘活闲置林地资源31.8万亩,开展营造林建设18.5万亩,完成双桂湖及城市周边绿化1000亩,打造高品质林下甜茶基地1000亩,建成现代化木材加工厂和现代林业科技展示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改培林建设成效


为探索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2021年6月21日,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同意在梁平区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目前,梁平松材线虫病防治由被动防治变为主动防御,马尾松材线虫病标本兼治,试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案例三:《武隆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


仙女山高山草场


近年来,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大仙女山”自然保护地协同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案例四:《奉节县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提升生态服务能力》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作为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岩溶地区,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奉节县积极推行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累计治理岩溶面积500余平方公里,国土绿化营造林103.5万亩,全县林业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石漠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成效


特别是青龙镇大窝社区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了工旅融合、林旅融合发展,促进了经济成功转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大窝模式。


案例五:《大足区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大足区非常重视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链条、建立“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大足林下中药材种植


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6万余亩,并逐渐自发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交易等于一体的渝西川东中药材交易集散基地,该基地位于大足区玉龙镇玉龙村,由重庆圣草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于2021年开始建设,共流转土地面积约3100余亩种植中药材,其中林地约300亩主要开展林下种植,主要种植药材有川芎、白及、淫羊藿、泽泻、枳壳、白芍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