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重庆发布:首批9条候鸟迁徙通道!重庆划定了

日期:2024-01-10


重庆是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


生物多样性富集


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


其中鸟类500余种


包括候鸟300余种


如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红嘴鸥等


近日,重庆市林业局发布


《重庆市候鸟迁徙通道范围(第一批)》


划定首批9条候鸟迁徙通道


明确候鸟迁徙期间、迁徙通道范围内


禁止猎捕并严格限制围栏围网


建闸筑坝、砍伐林木


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入外来物种


等妨碍迁徙候鸟生息繁衍的活动


↓↓↓


大巴山脉五里坡上神门湾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大巴山脉雪宝山一字梁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缙云山脉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明月山脉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长江綦江河支流江津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长江澎溪河支流汉丰湖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长江龙溪河支流长寿湖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长江大宁河支流大昌湖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双桂湖段迁徙通道范围示意图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实施珍稀物种拯救保护、湿地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保护全市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组织开展鸟类区系调查、区域调查、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监测等工作,掌握鸟类资源数据。建立“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工作责任体系,试点自然保护区电子围栏建设,实施湿地植被重建、生态补水等湿地修复工程,强化鸟类繁殖栖息地、迁徙地、集群活动地等重要区域保护管理,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能力提升,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生态功能明显增强,鸟类资源稳中有升。


迁徙季巡护值守方面,利用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等力量,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守护青山”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鸟类迁徙季、重要迁徙通道开展“为鸟筑家”、“清网清套”、“救助放飞”等“护鸟行”志愿服务,清理鸟网、套夹、毒饵等非法猎捕工具,维护迁徙候鸟种群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守护青山—爱鸟护飞”志愿服务队伍43支,注册人数300余人,开展“护鸟行”志愿巡护服务200余场,巡护里程3500公里。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结合候鸟迁徙迁飞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停歇时间短、地域跨度广等特点,每年春秋2季对候鸟保护工作作专门安排部署,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会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开展“清风行动”“网剑行动”“鸟类保护专项治理”等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交易野生鸟类等违法行为。2023年全市共查办候鸟等野生动植物案件484起,打击处理犯罪团伙30个、违法犯罪人员838人。


重庆市林业局正式启动了2024年度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将对澎溪河、龙滩河、长寿湖等7个监测点开展同步监测。下一步,重庆市林业局将持续组织开展全市候鸟等鸟类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掌握全市鸟类种群数量、分布、迁徙活动规律等情况,细化鸟类资源数据库,精准施策推进候鸟等鸟类保护,不断改善候鸟等鸟类生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