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上游新闻: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2023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出炉

日期:2024-02-04

2月1日晚,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重庆广电大厦演播厅举行,聚光灯汇聚在领奖台上,一个个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传递着平凡却伟大的力量。


毕生深耕古人类起源研究的老专家黄万波、人民的灭火救援尖兵杨定豪、让中药炮制技艺绽放新光彩的非遗传承人霍加勇、悉心抚养患病弃婴 35 年的“环卫夫妇”陈正群、见义勇为的热血青年吴英杰、为4位智障老人撑起“一片天”的“好女儿”张吉莲、单手耕耘园丁梦的山乡教师石文平、守护国旗红传承爱国情的老党员丁文启、妙手匠心唤醒文化记忆的全国骨干文物修复师彭柳升、 22年倾心守护万家灯火的电缆医生黄帆10人获得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科研团队、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两个特别奖集体获得者,相继走上舞台分享了各自背后的感人故事。


观众们沉浸其中,在一次次泪水和欢笑中感受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大爱与力量。


坚韧


18年汗水浇灌出这份“中国方案”


据介绍,自今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向市感动办推荐候选人189名(组)。


从189名(组)候选人的先进事迹上看,包含文化传承、孝老爱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创新创造等类型,候选人身份涉及医生、护士、警察、军人、农民、公务员、志愿者、教师、学生等各行各业,较好地反映了新重庆人文精神风貌。


在1日晚的颁奖典礼现场,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科研团队是第一个走上舞台的获奖团队。


“我们最初的工作只是保护,但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崖柏根系发达,不靠滴灌也能生长生存。于是,我们就想让它走出雪宝山,去到更多的地方。”在舞台上,该团队的队长杨泉表示,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崖柏已经去到了内蒙古大青山、宁夏贺兰山保护区等8个地方。“我们想在2024年,让8个变成40个,让‘濒危’变成‘平凡’。” 


更让现场观众感慨万千的是,在杨泉的团队中,还有之前在金融国企做高管的成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护工作来的。“看着从自己手中长出来的一棵棵崖柏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找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特别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为杨泉和同伴们颁奖的嘉宾也很是特别:他是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五当召管理站的站长刘海明。除了颁奖,刘海明还把一个好消息带到了颁奖典礼现场。


“去年4月,杨泉给我们大青山带来了崖柏幼苗,大青���也是崖柏去过的最北、海拔最高的地方。今年,崖柏在我们大青山第一次过冬,适应状况非常好。”刘海明说,崖柏在大青山存活也意味着能给大青山带来全新生态链,许多依附于崖柏的动植物将会形成,丰富生物多样性,大大改善干旱贫瘠地区的土壤质量、生态环境。


勇敢


“00后”大学生地铁舍命阻止持刀者行凶


“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那样勇敢。”这是“00后”大学生吴英杰刷短视频时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他将这句话发在朋友圈激励自己,如这句话一般,当他遇到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刻,也没有犹豫。


颁奖典礼当天,在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中,吴英杰走上颁奖舞台,分享了自己勇敢救人的事迹。吴英杰是重庆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生。去年3月,他在乘坐轨道交通时,突遇一男子持刀刺伤乘客,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牢牢控制住了犯罪嫌疑人何某。此后,他也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勇士,荣获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回忆事发当时,吴英杰见义勇为的事在网上铺天盖地发酵,引发网友们点赞,但他本人只在朋友圈淡淡发了句“又活过了一天”。“当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甚至后面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如果晓得那个人手上是拿着刀的,那我就应该先拿书包扔他,远程攻击,先保证自身安全。”吴英杰说道。


“你不仅是年轻朋友的榜样,也是我的榜样,希望走入社会的你,永远有一颗青年的心!”在现场,吴英杰喜欢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罗翔特地发来了这样一段祝福视频。


这份精神也将继续传承,同为重庆科技大学的学生陈卓微也走上舞台,为学长吴英杰颁奖,“吴英杰学长在我心中就是榜样,我也会像你一样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份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


情怀


九旬黄万波:我还想在龙骨坡发现化石


“我希望,91岁了也还能当成19岁来过,我手上还有很多工作,我还要找到第二个‘龙骨坡’!”曾经许下这样一个愿望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是“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中年龄最大的获奖者。


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风霜雪雨七十年,问道田野,听生命回响,探寻人类起源;追溯远古,寻脉中华,与龙骨寂静密语,书写何以中国的赤子情——心耕大地仍少年。” 


“我坚持研究,就是要验证这化石到底是人骨还是猿骨。”在舞台上,当主持人提问黄老龙骨坡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它一去再去时,黄万波这样回答道。与此同时,黄万波还特别透露了今年的计划,“一是希望在龙骨坡继续发现化石,第二就是希望能找到300-600万年的类人化石。”


受邀前来为黄老颁奖的嘉宾,组委会也有特别考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冯玥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3级硕士李青。


“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时刻祝贺黄先生。”在为黄老颁奖时,冯玥格外感慨地说,让自己由衷地感到钦佩和感动的是黄老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工作,以耄耋之龄依然坚守在田野发掘第一线。


李青也表示,作为晚辈,“我们将以包括黄老在内的北大考古系所有前辈为榜样,坚守考古梦,奋发有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