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林草年度盘点 | 重庆: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到美丽中国先行区
一江碧水东流,两岸青山入画。2024年,重庆印发《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召开绿色金融支持集体林改推进会,发布第4号总林长令,持续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高质量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82亿立方米;打赢夏季森林防火保卫战、攻坚战,火灾起数和受害面积与气候相似的2022年相比,分别下降81.5%和96%;林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一年来,重庆市林业局认真落实国家林草局部署要求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俯瞰明月山
推深做实林长制重庆厚植绿美生态底色,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市林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高位推动,精准谋划部署。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长胡衡华两位总林长带头履职尽责,带动全市1.9万名各级林长巡林近70万人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00多个。市委召开美丽重庆建设大会,部署“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防火等林业重点工作。全面实施林长制五年行动方案。持续巩固提升第1、2、3号总林长令成果,印发4号总林长令,稳步开展森林“四乱”、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防控、科学绿化等工作。完善机制,出台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林长制“五大体系”,出台《重庆市林长制办法》,压紧压实各级林长目标责任,并创新性将国有林场纳入区县林长制管理。全面推广“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林长巡林调度、约谈督办等机制,压紧压实基层管护责任。协同联动,建立跨域合作。重庆市林业局与四川省林草局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林业和草原行政执法合作协议》,落实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党政联席、川渝鄂联防联控、遂潼林长制一体化等机制,在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等方面强化川渝鄂合作交流。构建高效协同的林业、司法行刑衔接机制,全域建立“林长+山林警长”,35个区县建立“林长+检察长”,17个区县建立“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先行先试深化集体林改作为全国三个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之一,重庆先行先试,在制度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建设,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深化改革路径。出台《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聚焦“六个先行”,明确23条改革措施、“四个重大”清单,配套出台市级试点工作规范等政策。在全市构建形成“3+9+N”改革布局,即在3个区县开展综合改革试点、9个区县开展差异化改革试点、其他区县策划启动一批试点,改革工作呈现全面发展、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建成“数智林权”试点场景,谋划构建集体林数据归集、集体林信息共享、集体林流转、绿色金融和集体林经营监管五大功能模块。放活林地经营权。有序推进林权登记,创新办理林地经营权登记1182宗,赋予经营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功能。稳步推进林权交易,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林权流转交易平台,组织林权流转交易167宗,交易金额9.92亿元。扎实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试点面积11万亩,9种模式入选国家林草局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模式。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规模经营改革,累计实现经营面积达330万亩。通过林地流转、林农就地务工等改革措施,实现项目区林农增收总计16亿元,惠及林农33万户100万人。加强绿色金融支撑。围绕林改“四问”,以解决“钱从哪里来”为突破口,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召开绿色金融支持集体林改推进会,推动出台《重庆市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等3个相关政策文件,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11月底,3个区县设立相关银行林业支行,创新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2.4亿元,全市林权融资抵押贷款余额达150亿元,同比增长41%。
绿色金融支持,椒农干劲十足
精准实施科学绿化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重庆步履坚实。2024年,重庆市第4号总林长令作出《关于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质量提升的决定》,全面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通过实施科学绿化和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推动国土空间更绿、森林资源更优。重点工程推进有序。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规划造林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森林质量提升完成965.22万亩。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5万亩、国家储备林林地收储及营造林100万亩。成功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获财政部、国家林草局支持中央财政资金7.8亿元。专班化、清单化、事项化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双重”项目、松材线虫病防控与马尾松改培及马尾松改造培育油茶试点等项目实施,国家下达任务均保质保量完成。
重庆市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和国家储备林建设现场推进会
义务植树创新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级部门和区县领导带头植树,组织开展“万名机关党员植绿护绿,助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等活动,全市各级党员参与义务植树3.29万余人次。大力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上线义务植树劳动尽责项目673个,设立义务植树基地51个,全市108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种苗基础不断夯实。国家林木良种基地持续开展树种结构、功能区调整,加强子代测定林和示范林建设,新建功能区面积256.5亩。新确认采种基地20处,采种林分面积增至4759亩。规范种苗市场秩序,加大区县造林种苗质量抽检力度,办理林草种苗案件25起。建成全市油茶定点采穗圃4个、油茶定点苗圃8个,实现在圃油茶苗木总量达2222万株。
武陵山区高产油茶良种培育示范基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重庆坚定可持续发展之路增添了底气。2024年,重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让一城青山绿水更加生机盎然。全面摸清资源本底。全力推进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完成1903个样地的外业调查、市级核查,完成630.67万个地类不一致图斑的县级自查、市级核查,核查面积2826.14万亩。积极推进草原健康与退化评估工作,完成494个样地调查。序时推进集体林地矢量化工作,完成全市集体林地矢量化面积5994万亩。严格监管森林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公益林管理,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支持保障重点项目用林,保障增发国债森林防火生物隔离带采伐限额69万立方米,办理铁路、公路、水利等重点项目使用林地1123宗,涉及林地面积8.148万亩。不断强化执法力度。加强中央环保督察、挂牌督办等涉林重点案件督办指导力度,累计查办案件1673起,结案率98.45%。开展2024年全市自然保护地现场核查专项行动,完成23个区县的30余个自然保护地、150个问题点位的现场核查。持续推进林草执法工作,2023年林地部分的林草执法案件查处整改完成率达100%。全面完成2024年林草执法第一、二期图斑的现地核查工作。倾力呵护生态系统2024年,重庆加大力度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倾力维护生态平衡,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率先制定地方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印发《重庆市市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抓好整合优化期间自然保护地管理,完成巫山江南市级自然保护区、綦江长田县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全力推动云阳县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事会已经全票通过评审。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指导推动梁平区双桂湖创建国际重要湿地。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印发《重庆市野生植物管理办法(暂行)》《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市域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机制,与市高级法院等联合开展“千年古树·司法守护”活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合执法“清风行动2024”,查办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432起。着力抓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完成2024年越冬水鸟同步监测,首次在黔江区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雪宝山保护区科研团队实现繁育崖柏苗270万株、野外回归75万株,陆续在内蒙古、西藏、甘肃、云南等11个省份设立了26个基地开展崖柏的适应性栽培试验。
“千年古树·司法守护”活动在武隆举办
着重宣传引导。召开2024年重庆市自然教育工作推进会,开展自然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全市217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重点建设“鹰飞之城”“青山少年”等品牌,打造“青山驿站”志愿服务新阵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0余场,参与人数近1万人次。举办第二届“自然重庆”嘉年华、“重庆湿地嘉年华”等主题宣传活动,覆盖人群5000万人次。全力维护森林安全提升防控能力,降低灾害风险,重庆着力开展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基固本,维护森林安全。打赢夏防保卫战。坚持“防灭一体、以防为主”,拧紧统、防、救责任链条。面对比2022年更为严峻的持续高温天气,国家林草局3次派出工作组来渝包片蹲点指导,调拨物资支援重庆森林防火工作。市委、市政府9次部署森林防灭火工作,市级领导作出批示50余次。市森防指制发连晴高温时段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十条硬措施”等重要文件10余个,多次复盘分析火灾火情,全年森林防火形势平稳可控。夯实森林防火基础。依托数字重庆“141”基层智治体系融合数字应急等网格,构建“人机合一”日常防控体系,初步实现森林火情巡护防控“人机”双网格协同,全市森林火情报警信息400多万条,成功发现并制止违规野外用火6000起。全力推进51个增发国债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项目,建成林火阻隔系统2.2万余公里。严守林业资源安全底线。启动林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善适应林业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集中除治清理“冬春战役”,截至2024年12月底,除治各类死亡松树165.83万株。加大渝黔跨省违规调运松木联合打击力度,持续开展川渝疫源封锁管控行动,开展联合检查40次,处置违规疫木7.51吨。推进区域联防联治,开展联合检查2720次,整改问题667起,处置疫木100吨。全市实现7个疫区、122个疫点、82.03万亩松林无疫情。
松材线虫病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成效显著
多元赋能高质量发展重庆以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提升支撑能力,服务发展大局,助力全市林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智”林业管理能力。加快推进林业整体智治。梳理形成1181个业务事项,“智慧林长”应用“三张清单”纳入数字重庆建设应用“一本账”,不断修订迭代“智慧林长”应用开发方案。推进“数智林权”试点场景建设,完成林地流转核心功能开发。初步建成缙云山森林防灭火“人机”双网格试点场景,迭代升级市级防火平台。基本建成林草湿资源全量纳管场景,开展数据治理和入库工作。强化林业科技创新。持续开展林业“千名专家进千村”“百名专家进百企”科技帮扶活动,1084名专家累计进村服务4900余次,服务林农11万余人。加大林业科技研发力度,实施老鹰茶资源培育等重点科学研究项目4个、一般项目10个、青年项目5个,实施雷竹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中央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4个,建设永川桢楠等市级林业长期科研基地3个,完成国家批复的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等项目任务,形成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渝东北大巴山沉浸式森林康养步道建设,发布《重庆市森林康养基地图》,命名市级森林康养基地30个。积极培育林业企业,发展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25家。谋划启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全周期森林可持续经营。支持笋竹、老鹰茶、蚕桑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市经济林实有面积约1600万亩,经济林总产量709万吨。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林业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林业局主办 市林业局值班电话(传真):023-61528866
ICP备案编号: 渝ICP备202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7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