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华龙网:重庆试点森林可持续经营 林权流转交易金额达16.12亿元

日期:2025-11-07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立冬将至,南川区乐村林场内,游客们或化身“探险家”开启森林徒步之旅,或“大手牵小手”观察林中小动物,或三五好友相约采摘……


南川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村林场自2021年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以来,摈弃过去单纯培育用材林、大量种植单一针叶纯林的模式,引入全周期、可持续森林经营理念,通过抚育间伐、补植鹅掌楸等阔叶树种,既改造了林相又优化了林分结构,培育大径材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


乐村林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是重庆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见成效的生动实践。自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开展以来,重庆市以创新机制为驱动、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利民富民为目标,在森林资源提质、产业融合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林长引领


聚焦“全流程”健全森林经营管理


重庆市高度重视森林经营工作,市总林长、副总林长多次调研林业工作,制定出台《重庆市林长制办法》,将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纳入全市林长制督查考核内容;发布4号、5号总林长令,安排部署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


市林业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印发《重庆市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方案》,推行 “四步工作法”和“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定期调度解决基层难题。


重庆市级层面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纳入《重庆市“十五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中,计划到 2030 年完成 100 万亩森林经营任务。


“我们还将是否符合森林经营方案纳入各类工程项目、营造林任务实施方案审核、项目检查验收及绩效评价的内容。此外,还制定《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南》,以林农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简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重庆市林业局资源处负责人介绍。


重庆市林业局还会同重庆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重庆市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


此外,重庆还制定《重庆市林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开展优势产业树种遴选研究,遴选用材类、经济类等优势树种65个,引导经营主体科学发展。


示范带动


聚焦“全周期”探索森林经营模式


依托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重庆探索建立人工马尾松针阔混交大径级用材林经营、人工柏木针阔混交生态防护林近自然经营等模式38种,其中6种经营模式被列入《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汇编》,建成典型模式示范林2.4 万亩。


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实施全周期示范项目 5 万亩,在长寿、璧山、垫江等区县开展天然林近自然经营试点 8.2 万亩,在大仙女山片区推进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9万亩,在酉阳县开展人工商品林自主采伐试点 1 万亩。


通过科学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重庆不断优化林分空间、树种组成及龄组结构,有效增强森林蓄积量、水源涵养和固碳能力,森林质量得到精准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55% 以上,森林蓄积量达 2.82 亿立方米,较试点前增加 8.5%。森林植被碳储量从 1.24 亿吨增加至 1.4 亿吨,年均碳汇量达 19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提升 14%。


通过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示范带动,重庆市累计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26.12万亩,开展森林修复40.51万亩。


改革赋能


聚焦“全链条”统筹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重庆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纳入改革内容,统筹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森林生态价值转化通道。


截至目前,重庆已先后出台了《重庆市优化集体林采伐管理的若干措施》,推出采伐分类管理、优化采伐限额管理及审批、加强采伐公示及监管等16项改革措施。修订《重庆市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采伐管理,释放森林经营活力。出台《关于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带动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制定《大仙女山商品林自主经营技术指南》,引导林农开展商品林自主经营。


在永川区国有林场张家湾林区,技术团队逐步突破桢楠繁育、良种选育、嫁接技术等难题,因地制宜探索“桢楠+本土树种”混交林、“桢楠林苗一体化”及大径级珍稀树种培育等3种特色模式,建成 6000 亩高标准示范林,实现了桢楠数量和质量的较大提升。


“永川着力打造‘以林养林’模式,在桢楠林下种植茶树,完成全国首单楠木‘树票’交易,获得质押贷款1500万元。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大做深‘桢楠+’模式,让它产生更大的价值、焕发更多的生机。”永川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如永川区一样的成功案例在重庆市还有很多。在“森林 + 林下经济”方面,涪陵区发展林下中药材 1.83 万亩,城口县 “林药”产业年产值突破 30 亿元,丰都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4.91 亿元。


在“森林 + 精深加工”方面,重庆聚焦优质木竹、木本油料、重组木应用等加工业,建设林产品流通贸易平台及交易市场5个,木竹加工、油橄榄等加工园区9个,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1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25家。


在“森林 + 康养旅游”方面,全市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家、市级森林康养基地30家。


在“森林 + 碳汇交易”方面,重庆通过科学开展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碳储量,科学计量森林碳汇增量,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拓宽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落地 6 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发放贷款约 2.4 亿元。


重庆还通过“国有林场+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引导农户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闲置林地资源,促进农户获得租金或分红收益。先行区建设以来,全市林权流转交易277宗、127万余亩,交易金额16.1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