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

潼南区以林长制改革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日期:2025-05-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生态屏障,潼南区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以来,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构建起党政同责、全域覆盖、多方联动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全新格局。

高位推动构建责任体系破解生态治理难题潼南区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林长,构建起区—镇街—村社区—护林员四级责任链条。通过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联动机制,实现林业执法、司法保障、生态修复等职能的深度融合,推动一山一策、一林一法的精准治理。级林长牵头解决跨区域生态问题720余件,森林督查案件办结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过去部门职能分散、责任边界模糊的问题。

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提升治理效能潼南区创新出台《林长巡林制度》《林长制考核激励办法》等10项配套机制,将森林覆盖率、灾害防控率等指标纳入年度考核。通过建立一长三员村级执行体系,271名村级林长、459名护林员实现网格化巡护,累计上报问题线索2120余条,调查核实处置率达100%。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创新采用无人机普查+精准除治技术路径,提前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任务,森林火灾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林业行政执法案件查处效率提高40%。

跨区域协同治理探索生态共建新模式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共同建设遂潼林业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开展跨省界森林防火演练12次,协同推进治理毗邻区域生态问题3个。两地建立信息互通、执法联动、应急协同机制,成功破获跨区域非法采伐案件2起。这种打破行政壁垒的实践,不仅稳定控制了两地森林覆盖率,更探索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的新途径。

生态价值转化赋能乡村振兴潼南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经济,培育中药材、特色水果(花椒)等产业示范基地15个。双江镇通过集中流转林地实现花椒种植规模化经营,村集体年均分红超过30万元。这些实践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够实现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巩固提升筑牢安全底线谋划长远发展。潼南区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的方式,压实各方责任,全力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未发生森林火灾。自2023年起,潼南区全面进入松材线虫病疫情巩固提升阶段。在长远发展方面,下一步将深化智慧林长平台应用,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管理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新兴业态;同时深化林长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潼南区的实践证明,林长制改革不仅是林业治理的制度创新,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当每一片森林都有明确责任人,每一棵树木都有守护者,绿色发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潼南区将继续以改革的决心破解生态难题,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