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野生动物保护是关键一环。今年上半年,巫溪县林业局立足实际、积极作为,从收容救助、疫源疫病防控、致害赔偿服务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构建起全方位野生动物保护体系,成效明显。
快速响应 专业救治,收容救助筑牢野生动物生命防线。随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巫溪县野生动物数量增多,但伤病、受困情况也随之增加。为及时救助这些野生动物,县林业局迅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响应流程,确保接到救助信息后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助工作。上半年,县林业局成功救助伤病、受困野生动物29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只。从受伤的鸟类到受困的兽类,每一只都得到了精心照料。经过救治与养护,大部分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后重归自然,有效保障了野生动物种群安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添砖加瓦。快速响应机制缩短了救助时间,专业团队提升了救治质量,成为收容救助工作的两大亮点。
常态巡查 责任落实,疫源疫病防控守护生态安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关乎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巫溪县地域广袤,野生动物栖息地分散,防控任务艰巨。县林业局组织全县2166名护林员进行培训,开展常态化疫源疫病巡查监测,每人每月巡查次数不得低于20次,累计月巡查次数高达4万余次,实现监测范围全覆盖。为确保巡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林业局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将全县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域,明确每个区域的巡查负责人和具体责任,建立巡查工作台账,要求巡查记录每次巡查的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信息,做到有迹可循、有责可究。通过严密排查与动态监管,上半年全县未发生野生动物疫情,有效遏制了疫源疫病的出现,为生态系统稳定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机制创新 高效理赔,致害赔偿服务保障群众利益。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人与野生动物活动空间交织,致害事件时有发生。传统政府直接补偿方式财政压力大、管理成本高。为此,县林业局推行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合作,将补偿经费支付转为商业保险赔付。同时,制定详细理赔流程和标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并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与满意度。上半年,共计接报案148起,涉及农作物受损案件135件,其中已赔付案件130件,待赔付案件5件;涉及人伤案件13件,其中已赔付案件11件,待赔付案件5件;总计为受损群众赔付资金105751.8元,待赔付金额56040元。通过该机制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化解基层社会管理难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推动形成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县林业局将继续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筑牢野生动物保护体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巫溪、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